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2
词典
4
分类词汇
7
佛典
27
其它
4
分类词汇
虚己
无己
至人
心死
渐悟
大爱
二空
《國語辭典》:
虚己(虛己)
拼音:
xū jǐ
虚心不自满。《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分類:
无我
虚心
能无
凡事
《國語辭典》:
虚心(虛心)
拼音:
xū xīn
1.谦退容物,心不自满。《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老残游记》第二○回:「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
2.心有所愧而胆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其实不知甚么根由,怎当得虚心病的露出马脚来。」
分類:
虚心
谦虚
一心
虚情假意
心虚
向往
自满
《漢語大詞典》:
无己(無己)
(1).犹无我。
《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晋
葛洪
《
抱朴子·逸民
》
:“太上无己,其次无名。”
(2).不固执己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
:“无己,故学莫先於克己。”
分類:
无己
不固
无我
固执己见
《國語辭典》:
至人
拼音:
zhì rén
圣人,有大德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选。潘岳。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
分類:
至人
道家
思想
超凡
脱俗
道德修养
高超
无我
境界
人
《國語辭典》:
心死
拼音:
xīn sǐ
1.比喻绝望。《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摒除杂念而达到无我的境地。《列子。汤问》:「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
分類:
心死
道家
绝望
哀痛
精神
至极
杂念
崩溃
甘于
无我
思想
境界
《國語辭典》:
心若死灰
拼音:
xīn ruò sǐ huī
语出《庄子。知北游》:「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为外物所动,如不再燃烧的灰烬。《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也作「心如死灰」。
分類:
外物
精神
状态
《國語辭典》:
渐悟(漸悟)
拼音:
jiàn wù
渐次證悟真理。与顿悟相对。
分類:
佛教语
渐次
修行
无我
正觉
境界
《国语辞典》:
大爱(大爱)
拼音:
dà ài
无私无我的人间至爱。如:「国家大爱」、「民族大爱」。
分类:
无私
无我
人间
《國語辭典》:
二空
拼音:
èr kōng
佛教用语。佛教谓我空和法空。在身心中没有真实我,是我空;所有存在现象,都不是真实客观的存在,是法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能观十二因缘法,四谛二空真妙理。」
分類:
佛教语
悟入
无我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