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9
词典
3
分类词汇
25
其它
1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线断风筝
斗大的馒头
哑子得梦
有口难辨
猜哑谜
囫囵谜
不得而知
爱莫能助
大海捞针
飘瓦虚舟
《國語辭典》:
线断风筝(線斷風箏)
拼音:
xiàn duàn fēng zhēng
比喻一去无音信。参见「断线风筝」条。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著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再教放下篮去取时,杳无踪迹。一似石沉大海,线断风筝。」
分類:
风筝
失去
联系
无从
寻觅
《国语辞典》:
斗大的馒头(斗大的馒头)
拼音:
dǒu dà de mán tou
(歇后语)无从下口。形容遇到极重大的事物,不知如何处理。
分类:
歇后语
无从
下口
遇到
极重
重大
《国语辞典》:
哑子得梦(哑子得梦)
拼音:
yǎ zi dé mèng
比喻满腹心事,无从倾诉。如:「没有人能体谅我,我真是『哑子得梦』,要说给谁听啊!」也作「哑子托梦」、「哑子做梦」。
分类:
无从
倾诉
《国语辞典》:
有口难辨(有口难辨)
拼音:
yǒu kǒu nán biàn
有嘴却难于分辩。形容蒙受冤屈而无从申辩。《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王大郎这两句话,众耳共闻,却赖不得,虽然有口难辨。」《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孟夫人有口难辨,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也作「有口莫辩」、「有口难辩」、「有口难分」。
分类:
难于
分辩
蒙受
受冤
冤屈
无从
申辩
《国语辞典》:
猜哑谜(猜哑谜)
拼音:
cāi yǎ mí
猜测无从想像的事。如:「你有什么话就直接了当的说出来吧!别让大夥儿在这儿猜哑谜。」
分类:
猜测
无从
想像
《国语辞典》:
囫囵谜(囫囵谜)
拼音:
hú lún mí
无从猜测之谜。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是谁曾恼犯著你?又没甚风情弊,我其实猜著这囫囵谜。」
分类:
无从
猜测
《國語辭典》:
不得而知
拼音:
bù dé ér zhī
无从知道。如:「我不是董事,公司未来营运的方向不得而知。」《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自此常去走动,有无他事,不得而知。只是闹得左邻右舍都说了话了。」
分類:
无从
知道
《國語辭典》:
爱莫能助(愛莫能助)
拼音:
ài mò néng zhù
本指隐而不见,所以无法给予帮助。语本《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汉。毛亨。传:「爱,隐也。」后指内心虽然同情,想要帮助他,却无能为力。《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文明小史》第六回:「两人虽与黄举人均有瓜葛,到了此时,也是爱莫能助,只得任其所之。」也作「爱莫之助」。
分類:
同情
限于
无从
帮助
《國語辭典》:
大海捞针(大海撈針)
拼音:
dà hǎi lāo zhēn
在大海里捞取遗失的针。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难以完成。明。汪錂《春芜记》第一三出:「只是命运低微,人情薄恶,觅利如大海捞针,揽祸似乾柴引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那里捉得著他。」也作「东海捞针」、「海底捞针」、「水底捞针」。
分類:
无从
寻觅
《漢語大詞典》:
飘瓦虚舟(飄瓦虚舟)
《
庄子·达生
》
“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
《山木》
:“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清
查慎行
《惠研谿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谿》
:“飘瓦虚舟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
分類:
凭空
加害
无从
追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