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弦诵(弦誦)  拼音:xián sòng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指乐歌声与读书声,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于纶言,东序西胶未闻于弦诵。」宋。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國語辭典》:徒歌  拼音:tú gē
歌唱时不以乐器伴奏,称为「徒歌」。《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晋书。卷二三。乐志下》:「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
《漢語大詞典》:依玛堪(依瑪堪)
赫哲族曲种。无乐器伴奏的说唱形式。依靠口头流传。有长篇、中篇、短篇三种曲目,书目相传有四十余部。流行于我国 黑龙江省 的赫哲族聚居区。
《国语辞典》:悲观主义(悲观主义)  拼音:bēi guān zhǔ yì
一种以为世间有苦无乐,有恶无善,苦恶大于喜乐的主义。主张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恶,死亡才能获得解脱,否定了人生的价值。与乐观主义相对而言。叔本华(Schopenhauer)是此一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