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族父
族兄
族居
族弟
族诛
王族
寒族
族系
本族
非族
收族
族灭
六族
鼎族
族孙
《漢語大詞典》:族父
同族兄弟之父。亦泛指同族伯叔父。尔雅·释亲:“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悉拜置诸将,以族父 良 为国三老。”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学部郎中 顾栋臣 , 忠琛 族父也。”
《漢語大詞典》:族兄
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南史·谢恂传:“ 恂 子 孺子 ,少与族兄 庄 齐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曹司农 竹虚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
《漢語大詞典》:族居
(1).群居;聚居。逸周书·程典:“士不族居,不足以给官。” 孔晁 注:“族,犹羣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在 夏 代,各生产部门的奴隶大多仍保留着族居现象。”
(2).丛生。吕氏春秋·辨土:“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
(3).犹言姓氏籍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彭 离席,肃客入。相揖环坐,便询族居。客曰:‘小生 广陵 人,与君同姓,字 海秋 。’”
《國語辭典》:族弟  拼音:zú dì
同宗族中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族弟吁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娱而已。」《三国演义》第五回:「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國語辭典》:族诛(族誅)  拼音:zú zhū
因一人有罪而导致整个家族被诛灭。唐。韩愈 平淮西碑:「天子明圣,不顺族诛,顺保性命。」《新五代史。卷五○。杂传。王峻传》:「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遗岩,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间。」
分類:族灭
《國語辭典》:王族  拼音:wáng zú
和帝王有血缘关系的人。《周礼。夏官。司士》:「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
《漢語大詞典》:寒族
(1).寒微的家族。晋书·华谭传:“﹝ 华谭 ﹞又举寒族 周访 为孝廉。” 唐 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恩倖传:“ 六朝 人重门第,故寒族而登要路者,率以恩倖目之。”
(2).谦称自己的家族。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致和 道:‘恐怕寒族多话。’”
《漢語大詞典》:族系
家族的世系。通志·氏族五:“以族系为氏。”
《国语辞典》:本族  拼音:běn zú
1.自称所属的种族。如:「我们不仅要认同本族的文化,更要加以发扬光大。」
2.自称所属的宗族。《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
《漢語大詞典》:非族
非同族之人。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汉 王粲 《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使非族不干吾盟,异类不絶吾好,此孤与太公无贰之所致也。”
分類:同族
《漢語大詞典》:收族
(1).谓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仪礼·丧服:“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 郑玄 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陈澔 集说:“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 宋 王安石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自是山居二十载,养母教子,收族振贫。”
(2).收捕罪犯的家族。史记·李斯列传:“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私剑揣其喉,赤车再收族。”
《漢語大詞典》:族灭(族滅)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至则族灭其豪 穰氏 之属, 河内 道不拾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説 又曰: 易之 以臣宗室,故託为党。然附 易之 ,有台辅之望;附 元忠 ,有族灭之势。”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世为廷尉》:“ 雄 少时家贫,母葬之所封之地。不卜时日,巫言族灭,而 雄 子 訢 孙 恭 为廷尉。” 范文澜 《中国通史》绪言:“ 北魏 皇帝说 崔浩 谋叛,族灭 崔氏 ,并大杀士族,抑制了这个要求。”
《漢語大詞典》:六族
(1).指 西周 初, 周 王分给 鲁国 的 殷 民六族。左传·定公四年:“ 殷 民之六族: 条氏 、 徐氏 、 萧氏 、 索氏 、 长勺氏 、 尾勺氏 ,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 周公 ,用即命于 周 ,是使之职事于 鲁 ,以昭 周公 之明德。”
(2).指 春秋 时 晋国 之六卿。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晋六族:“ 晋 六族又曰六卿: 赵 、 范 、 知 、 中行 、 魏 、 韩 。”
(3).指六亲。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后意寤,由是 仁杰 六族皆免。”
《國語辭典》:鼎族  拼音:dǐng zú
大家巨族。南朝陈。徐陵 为王仪同致仕表:「五陵鼎族,家传轩冕。四族乡侯,荣由恩泽。」唐。白行简《李娃传》:「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也作「鼎姓」。
《漢語大詞典》:族孙(族孫)
同族兄弟的孙子。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尚书( 柳公权 )与族孙 璟 , 开成 中,同在翰林,时称大 柳舍人 、小 柳舍人 。”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 杨氏 族孙,乃近从兄议,继嗣 杨虚游 先生之子之后,非继嗣 李翰峰 先生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