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2,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官族
冠族
十族
二族
天族
族父
族兄
族居
族弟
族诛
王族
寒族
族系
本族
非族
《漢語大詞典》:官族
(1).谓以先世有功之官名为族姓,如 司马氏 、 司空氏 、 司徒氏 之类。《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杜预 注:“谓取其旧官旧邑之称以为族,皆禀之时君。”
(2).官宦世家。晋书·索靖传:“ 索靖 字 幼安 , 敦煌 人也。累世官族,父 湛 , 北地 太守。”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我外祖 睦阳 郑公 ,讳 济 ,官族甲天下。”
《國語辭典》:冠族  拼音:guān zú
显宦的家族。《晋书。卷六○。张方传》:「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
《國語辭典》:十族  拼音:shí zú
明朝燕王朱棣入南京,建文帝自焚死。棣即位,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孝孺耻其所为,拒不肯起草,被诛十族。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八。壬午殉难》。后于宗亲九族外加入门人一族,称为「十族」。
《骈字类编》:二族
晋书裴绰传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绥绰比王澄瓒比王敦遐比王导颜比王戎邈比王元之七宋史兵志鄜延路注青涧城二族兵四千五百十马百三十四算三辅决录张氏得钩何氏得算故三辅旧语曰何氏 张氏钩何氏肥张氏瘦言何氏有肥人辄贵瘦人辄贱张氏瘦者辄贵肥者辄贱故二族以钩算知吉凶以肥瘦知贵贱 刘琨答卢谌诗二族偕覆三孽并根
《漢語大詞典》:天族
皇族。晋书·慕容超载记:“向见 北海王 子,天资弘雅,神爽高迈,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寳。”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 高宗 曰:‘天族之贵,溺於燕安,往往自陷非法。’”
分類:皇族
《漢語大詞典》:族父
同族兄弟之父。亦泛指同族伯叔父。尔雅·释亲:“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悉拜置诸将,以族父 良 为国三老。”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学部郎中 顾栋臣 , 忠琛 族父也。”
《漢語大詞典》:族兄
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南史·谢恂传:“ 恂 子 孺子 ,少与族兄 庄 齐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曹司农 竹虚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
《漢語大詞典》:族居
(1).群居;聚居。逸周书·程典:“士不族居,不足以给官。” 孔晁 注:“族,犹羣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在 夏 代,各生产部门的奴隶大多仍保留着族居现象。”
(2).丛生。吕氏春秋·辨土:“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
(3).犹言姓氏籍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彭 离席,肃客入。相揖环坐,便询族居。客曰:‘小生 广陵 人,与君同姓,字 海秋 。’”
《國語辭典》:族弟  拼音:zú dì
同宗族中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族弟吁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娱而已。」《三国演义》第五回:「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國語辭典》:族诛(族誅)  拼音:zú zhū
因一人有罪而导致整个家族被诛灭。唐。韩愈 平淮西碑:「天子明圣,不顺族诛,顺保性命。」《新五代史。卷五○。杂传。王峻传》:「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遗岩,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间。」
分類:族灭
《國語辭典》:王族  拼音:wáng zú
和帝王有血缘关系的人。《周礼。夏官。司士》:「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
《漢語大詞典》:寒族
(1).寒微的家族。晋书·华谭传:“﹝ 华谭 ﹞又举寒族 周访 为孝廉。” 唐 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恩倖传:“ 六朝 人重门第,故寒族而登要路者,率以恩倖目之。”
(2).谦称自己的家族。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致和 道:‘恐怕寒族多话。’”
《漢語大詞典》:族系
家族的世系。通志·氏族五:“以族系为氏。”
《国语辞典》:本族  拼音:běn zú
1.自称所属的种族。如:「我们不仅要认同本族的文化,更要加以发扬光大。」
2.自称所属的宗族。《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
《漢語大詞典》:非族
非同族之人。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汉 王粲 《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使非族不干吾盟,异类不絶吾好,此孤与太公无贰之所致也。”
分類: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