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仫佬族  拼音:mù lǎo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侗水语支,与毛南语接近,又兼用汉语、壮语。传统习俗盛行早婚,女子生育后才从夫居。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
《分类字锦》:睦族孝家
柳宗元亡姑渭南县尉陈君夫人权厝志陈君以时日甲子授于宗元曰子之姑孝于家移于我之长睦于族施于我之党是用宾而礼之如益者之友
分类:
《國語辭典》:门巴族(門巴族)  拼音:mén bā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墨脱、林芝和错那等县及其迤南地区。操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文字,通用藏文。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亦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信仰佛教外,也信仰请神驱鬼的原始宗教。生产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采集业。
《國語辭典》:蒙古族  拼音:méng gǔ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辽宁、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一带,少数散居在河北、河南、宁夏等地。操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蒙文,兼用汉文及汉语。过去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现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居民则半牧半农或从事农业。传统住屋为蒙古包。简称为「蒙族」。
《國語辭典》: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語)  拼音:mín zú gòng tóng yǔ
一个或多个民族共同使用之语言,因文化、政治过程或日常生活互动积累而发展成的语言形式。
《漢語大詞典》:民族形式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國語辭典》:民族英雄  拼音:mín zú yīng xióng
保卫自己民族的利益和自由,而英勇抵抗外族侵略的人。如岳飞、郑成功等人。
《國語辭典》:民族主义(民族主義)  拼音:mín zú zhǔ yì
一种政治思维与主张,认为特定群体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之下,应建立一个政治实体,通常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也称为「国族主义」。参见「民族」条。
《國語辭典》:三民主义(三民主義)  拼音:sān mín zhǔ yì
1.国父孙中山先生建国的政治主张,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总称为「三民主义」。
2.书名。国父最重要的一部遗教,为中华民国建国的宝典。全书为国父于民国十三年在广州的讲演词,分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各六讲,民生主义四讲。
《漢語大詞典》: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資産階級)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某些民族独立国家里同帝国主义联系较少的中等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对革命的敌人的妥协性。
《國語辭典》:傈僳族  拼音:lì sù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乌蛮。主要分布于云南怒江、澜沧江流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物。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猎。家庭行一夫一妻制,而盛行姑舅表婚,婚后与父母分居,只有独子或幼子才与父母同住。也作「栗粟族」。
《漢語大詞典》:辽族(遼族)
契丹 族。因建国号 辽 ,故又称 辽 族。 金 元好问 《故金漆水郡侯耶律公墓志铭》:“公 辽 族, 河间 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昔 大石林麻 , 辽 族也, 太祖 爱其俊辩,赐之妻。”
《國語辭典》:黎族  拼音:lí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族源于百越中的骆越。聚居海南岛。人口约一百一十万。以农耕为主要生计,兼从事狩猎、手工艺。操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兼通汉语。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其中神话、歌谣占重要的地位。崇拜祖先信仰鬼神。因从事农、猎,特别重视山鬼。
《國語辭典》:卤族(鹵族)  拼音:lǔ zú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属17族的五种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参见「卤素」条。
分類:卤素
《國語辭典》:卤素(鹵素)  拼音:lǔ sù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属17族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砈五种。化学活性很强,可与大部分的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因此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应用范围广泛,可用来制成冷凝剂、杀菌剂、漂白剂等。也称为「卤族」。
《高级汉语词典》:零族  拼音:líng zú
过去认为化合价为零的一族元素,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
《漢語大詞典》:鳞宗介族(鱗宗介族)
泛指鳞介类水生动物。 明 李东阳 《题画》诗:“鳞宗介族多簪裾,中书亦是 瀛洲 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