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旌戟
(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旌戟儼成行,鸡人传发煦。” 唐 姚合 《送裴大夫赴亳州》诗:“寒日严旌戟,晴风出管弦。”
(2).借指贵官。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臺。”参见“ 旌棨 ”。
《漢語大詞典》:旌棨
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官闕,载笔陪旌棨。”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皆带剑棨戟为前行。” 唐 李德裕 《与姚谏议郃书》之二:“自料此生无由再望旌棨,临纸涕恋,不胜远诚。”旧唐书·刘子玄传:“驰骤於风尘之内,出入於旌棨之间。”参见“ 旌戟 ”。
《漢語大詞典》:旌幡
亦作“ 旌幡 ”。 泛指旗帜。《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 晋 范宁 注:“麾,旌幡也。” 唐 雍陶 《赠金河戍客》诗:“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唐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诗:“烟雾未应藏岛屿,鳧鷖亦解避旌旛。”
分類:旗帜
《漢語大詞典》:树旌(樹旌)
树立旌旗。周礼·天官·掌舍“设旌门” 汉 郑玄 注:“若食息,张帷为宫,则树旌以表门。”
分類:树立旌旗
《漢語大詞典》:旌显(旌顯)
旌表。后汉书·刘般传:“ 扬州 刺史 观恂 荐 般 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新唐书·朱敬则传:“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闕相望。” 明 方孝孺 《与采苓先生书》:“盈天下之民以百万计,以义见旌显者惟一家。”
分類:旌表
《漢語大詞典》:回旌(迴旌)
亦作“廻旌”。 指出使返归。旌,古代使者所持旌节。 南朝 陈 潘徽 《赠北使诗》:“迴旌逗 陇 左,返轴指 河 源。”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骈字类编》:旌骑(旌骑)
唐 宗楚客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國語辭典》:旌车(旌車)  拼音:jīng jū
古代招贤所用的旌帛和蒲车。《后汉书。卷六一。左雄等传。论曰》:「于是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
《漢語大詞典》:旌蒲
古时征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后汉书·逸民传序:“旌帛蒲车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旌蒲出 鲁 ,賁帛归 齐 。”
《國語辭典》:文旌  拼音:wén jīng
有文彩的旌旗,是古代贵族、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后用为对文人出行的敬辞。明。何景明 过书院诗二首之一:「书院新开日,文旌暂过时。」
《漢語大詞典》:旌劳(旌勞)
褒奖慰劳。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眷言将命之臣,宜懋旌劳之典。” 明 张居正 《杂著》:“ 高皇帝 赐璽书旌劳曰:‘吏卒违法背理,绳之以死,勿论。’”
分類:褒奖慰劳
《高级汉语词典》:旌书
表彰的文书
《漢語大詞典》:褒旌
亦作“褒旌”。 犹褒表。 明 沈鲸《双珠记·人珠还合》:“不惟免乎落职之虞,将来且有褒旌之美,谢天地不尽。”
《漢語大詞典》:旌贲(旌賁)
褒美。梁书·处士传·何胤:“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賁,甚愿诣闕谢恩。” 唐 司空图 《寿星述》:“英衮赞翘勤之旨,幽人荷旌賁之恩。”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元年:“ 準 既赠中书令, 亿 宜蒙旌賁。”
分類:褒美
《国语辞典》:兰旌(兰旌)  拼音:lán jīng
以兰草作成的旌旗。《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漢語大詞典》:旌钺(旌鉞)
(1).旌旗与斧钺。魏书·任城王子澄传:“公在外见旌鉞既张,而有忧色。”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公厅四间一厦,或备旌鉞之覯止。”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公﹞引旌鉞访旧斋,而门径窗扉及泉池钓游之迹,歷歷如昨。”
(2).喻权柄。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唐若山》:“﹝ 李绅 ﹞后果入相,连秉旌鉞。”
《漢語大詞典》:旌旟
泛指旗帜。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二:“餘皇张旌旟,冶女炫珠贝。”
分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