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旁游
到别处闲游。
《宋史·隐逸传中·杜生》:“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性质甚淳厚,不妄言,不敢嬉,唯间一至县买盐酪,可数行跡以待其归,径往径还,未尝旁游一步也。’”
《骈字类编》:旁讯(旁讯)
陆机 文赋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
《骈字类编》:旁侵
陆瑜 陇头水乐府 远入隗嚣营,旁侵酒泉路。
《漢語大詞典》:形旁
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与声旁相对。指和全字意义有关的字形部分,与声旁一起构成形声字。如由形旁“木”和声旁“公”、“百”分别合成“松”、“栢”。参见“ 形声 ”。
《國語辭典》:形声(形聲) 拼音:xíng shēng
六书中的形声字。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如江、河二字,从水取义,以工、可分标其声。汉。
许慎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类为主,再取其声组合而成。也称为「谐声」、「象声」。
《骈字类编》:外旁
易:谦,利用行师,征邑国。疏:志欲立功,未能遂事,其志未得,既在外而行谦顺,唯利用行师,征伐外旁国邑而已,不能立功在内也。
《漢語大詞典》:傍傍
事务繁剧,忙于奔走应付貌。
《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毛 传:“彭彭然不得息,傍傍然不得已。” 陆德明 释文:“傍,布彭反。” 宋
岳珂 《经进百韵诗》:“皇灵期濯濯,王事分傍傍。” 清
顾炎武 诗:“维时将作臣,奉旨趋傍傍。”
《漢語大詞典》:傍境
边境。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后 王莽 陵篡,扰动 戎夷 ,续以 更始 之乱,方夏幅裂。自是 匈奴 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
《漢語大詞典》:傍绝(傍絶)
谓直系亲属之间的礼仪不用于旁支亲属。
《梁书·昭明太子传》:“三年十一月, 始兴王 憺 薨。旧事,以东宫礼絶傍亲,书翰并依常仪……寻傍絶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鐃歌輟奏,良亦为此。”
《韵府拾遗 俭韵》:傍脸(傍脸)
罗虬比红儿诗:一抹浓红傍脸斜。
《漢語大詞典》:傍统(傍統)
封建宗法制度,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大宗无后,以旁支入承统系,称傍统。 南朝 梁
任昉 :“且先臣以大宗絶绪,命臣出纂傍统,禀承在昔,理絶终天。”
《漢語大詞典》:傍影
犹言露面。《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后来人都知道他另有个家,那亲戚朋友们都往那里寻他,通也没人再往这里傍影。”
《漢語大詞典》:傍支
分支。 徐迟 《祁连山下》二:“他总觉得这只是绘画艺术的一支傍支。”
《漢語大詞典》:傍转(傍轉)
指迁转官职。:“为政欲著信,著信在简贤,简贤在官久。官久非难也,连其班级,自非才宜,不得傍转以终其课,则事善矣。”
《國語辭典》:侵傍 拼音:qīn bàng
侵凌冒犯。《刘知远诸宫调。第一》:「老儿諕得七魄三魂荡,想料郎君也性刚。料不识此个凶徒,你如今却待侵傍!」《水浒传》第三五回:「一行众人看了,都惊呆了,说道:『端的此处官军谁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漢語大詞典》:旁仄
近侧;左右。
《汉书·五行志上》:“视近臣在国中处旁仄及贵而不正者,忍而诛之。” 颜师古 注:“仄,古侧字。”:“陛下深内自责,避正殿,举直言,求过失,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