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施鹿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施鹿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鹿野园之异名。
施无厌
【佛学大辞典】
(寺名)摩揭陀国之那兰陀寺,译曰施无厌寺。玄奘久学于此。(参见:那烂陀)。梵Na%landa。
施无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华经普门品曰:「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楞严经六曰:「十方微尘国土皆名之为施无畏者。」观音玄义记一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梵Abhayanda。
【佛学常见辞汇】
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
施无畏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施无畏印之手也。(参见:左)
【佛学大辞典】
(术语)Ca又,援,者。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谛Catur-a%ryasatya之声也。金刚顶经曰:「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曰:「称左字时,是圣谛声。」
施无畏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施无畏之印契。举右手舒五指以向于外者。大日经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无畏形。颂曰:能施与一切众生类无畏。若结此大印名施无畏者。」又曰:「举毗钵舍那臂作施无畏手,是施无畏者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曰:「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名施无畏。此印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
施无畏与与愿
【佛学大辞典】
(印相)对于施无畏印而垂右手而仰掌者为与愿印,但以此二印有互通之义,故往往有以与愿印名施无畏印者。玄奘译十一面神咒经曰:「左手执红莲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香王菩萨陀罗尼经曰:「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五道众生。」千光眼经曰:「施无畏舒右手垂五指现掌。」马头受檀法曰:「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无畏手。」此等皆以与愿为施无畏。
施无畏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上第三位。密号称为自在金刚。以五智之光明施与众生使无所畏者。
施无畏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施无畏)
施惠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物施与他也。无量寿经下曰:「贪狼财色,不能施惠。」
施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长者施报经之略名。
施开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发明施开废之三义,因而述三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实教之旨。佛于法华已前说三乘教者,是为使入一乘法之方便而施设,故谓之为实施权,犹如莲华之为莲实而花也。次于法华经明前所述之三乘教为方便,示为对于三乘教之一乘之方便阶梯,此谓之开权显实,犹如莲华开而有莲实之显也。次知三乘教为一乘之方便,一乘之外无三乘,一乘中有三乘,故三乘废,唯有一乘之义成立,此谓之废权立实。犹如莲华落而唯有莲实也。已上三事,于法言之,方便开时,方便之体废,开与废同时,于喻言之,则必前后异时,故托于喻,有前后三番之说也。见四教仪集注上。
施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财物施与僧也。
施乐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
施饿鬼
【佛学大辞典】
(行事)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难陀译面然)。鬼请阿难施一斛食。阿难还白佛,佛说施饿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饭,亦施饿鬼之法也。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阿难独居,静处夜三更,有饿鬼现前,名焰口。形丑陋,口中吐火。白阿难曰:却后三日汝命尽,将生饿鬼中。阿难畏问免之方便。饿鬼曰:汝明日对无数饿鬼与无数婆罗门仙等施摩伽陀国一斛,并为我供养三宝,以此功力汝延寿,且我亦免饿鬼苦。阿难以言于佛,佛为说陀罗尼曰:诵此陀罗尼施食,一一饿鬼当得摩伽陀国七斛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寿命皆增长。」释门正统四曰:「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搏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