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2,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讦施
面施圆靥
两头施刃
乐善好施
鳞施
佛类词典
二种施
七种布施
八施
八种施
十布施
十施
三施
三假施设
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大施主
《漢語大詞典》:讦施(訐施)
诡伪的施与。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訐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 刘昞 注:“当时似给,终无所成。”
分類:施与
《分类字锦》:面施圆靥(面施圆靥)
元稹 恨妆成诗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分类:杂饰
《分类字锦》:两头施刃(两头施刃)
魏志公孙瓒传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分类:
《國語辭典》:乐善好施(樂善好施)  拼音:lè shàn hào shī
语本《史记。卷二四。乐书》:「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指乐于行善,喜好施舍、济助他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四:「夫心处九宫惊门主智,使人乐善好施,恭孝以修仁,则心和而形全也。」也作「好施乐善」、「好善乐施」。
《漢語大詞典》:鳞施(鱗施)
古代贵族丧葬时给死者穿戴的玉衣。用玉片串缀而成,施于死者之体如鱼鳞状,故名。吕氏春秋·节丧:“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 高诱 注:“鳞施,施玉於死者之体如鱼鳞也。”《淮南子·齐俗训》:“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殫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故葬薶足以收敛盖藏而已。”
二种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财施,法施也。
【佛学常见辞汇】
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财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贪爱,但济一世之贫,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灯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谓从诸佛及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众生,出于三界,断诸烦恼,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间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间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谛、六度等法也。)
七种布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布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施客人,羁旅他乡者。二施行人,旅行者。三施病人,染疾者。四施侍病,看病者。五施园林,以园林施诸寺也。六施常食,布施钱财或庄田等为现住僧或十方僧供常食也。七随时施,于寒时风时热时随其所应而施衣食等也。是曰七有依福业事。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一、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二、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三、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六、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七、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徵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三藏法数】
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三藏法数】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八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布施)
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徵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三藏法数】
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三藏法数】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八种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布施之八种类也。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
【佛学常见辞汇】
八种的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
十布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布施)
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徵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三藏法数】
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三藏法数】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十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布施)
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徵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三藏法数】
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三藏法数】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三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财施,持戒之人不犯他人之财物,且以己财施与他人也。二、法施,能为人说法,使开悟得道也。三、无畏施,一切众生皆畏死,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使众生无所畏也。出于智度论十一。【又】一、物施,即财施也。二、供养恭敬施,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也。三、法施,即为人说法也。出于智度论十二。【又】一、饮食施,以饮食施人,是下品之施也。二、珍宝施,以珍宝施人,是中品之施也。三、身命施,以身命施人,是上品之施也。出于华严大疏钞二。
【佛学常见辞汇】
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悉的佛法去向人演说;无畏施是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和痛苦。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财施〕,谓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是名财施。
〔二、法施〕,谓既能财施,又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是名法施。
〔三、无畏施〕,谓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之人,无杀害心,令其无畏,是名无畏施。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
〔一、饮食施〕,饮食施者,谓见饥饿之人,即以饮食济其困馁,是名下品施。
〔二、珍宝施〕,珍宝施者,谓见贫穷之人,即以财物珍宝周其窘乏,是名中品施。
〔三、身命施〕,身命施者,谓但割身肉,济于饥饿众生,名身施;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名命施。此施极难极重,是名上品施。
三假施设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三摄提:一、受假施设。二、法假施设。三、名假施设。是大品经所说之三假也。为别于因成假等三假,谓之三假施设。(参见: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假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幻灭,虚妄而无实体。
【佛学次第统编】
谓诸法各无体,借他故有,是名为假。说假有三:
一、因成假 因他而成,是因成假。
二、相续假 相续而有,是相续假。
三、相待假 与他对待而有,是相待假。
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佛学大辞典】
(本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于过去为波罗奈国王,称为大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门来乞王之头。王许之,群臣谏,不听。使婆罗门捉刀斫头,以果其慈心。」经律异相二十五曰:「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大施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佛学常见辞汇】
实行大布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