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施与(施與)  拼音:shī yǔ
以财物施舍、帮助他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鲁肃》:「家富于财,性好施与。」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任侠好客,乐施与。」
《國語辭典》:分散  拼音:fēn sàn
分离、散开。《汉书。卷八一。匡张孔马传。孔光》:「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唐。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古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
《漢語大詞典》:丐施
乞求布施。 宋 陈亮 《普明寺置田记》:“为释之徒,丐施固其职也。”
分類:乞求布施
《漢語大詞典》:博施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礼记·祭义:“博施备物,可谓不匱矣。”旧唐书·代宗纪:“故爱人之礼,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均节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蒙君博施,今以功德消罪。”
《漢語大詞典》:不贷(不貸)
不忒,不得差错。贷,通“ 忒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晨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按,吕氏春秋·孟春作“不忒”。
分類:差错
《國語辭典》:赈给(賑給)  拼音:zhèn jǐ
救济给与。《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第五访传》:「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仍开发义仓,亟加赈给。」
《漢語大詞典》:知德
才智与德行。 章炳麟 《訄书·订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
分類:才智德行
《國語辭典》:乞丐  拼音:qǐ gài
1.请求给与。《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东莞臧逢世,年二十馀,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
2.靠讨饭、要钱过活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二六。萧怀武》:「至于深坊僻巷、马医酒保、乞丐佣作及贩卖童儿辈,并是其狗。」明。谢肇浙《五杂组。卷五。人部一》:「京师多乞丐,……,大抵游手赌博之辈,不事生产。」也称为「乞儿」。
《漢語大詞典》:善贷(善貸)
善于施与;善于宽假。老子:“夫唯道,善贷且成。” 陈鼓应 今注:“贷,施与。”文选·殷仲文〈解尚书表〉:“匡復社稷,大弘善贷。” 吕延济 注:“贷,谓假借人性命也。”
分類:施与宽假
《漢語大詞典》:平施
均平地施与。《易·谦》:“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孔颖达 疏:“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 唐 元稹 《芳树》诗:“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宋 陈亮 《经书发题·〈诗经〉》:“道之在天下,平施於日用之间,得其性情之正者,彼固有以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施报(施報)
(1).谓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汉 贾谊 新书·礼:“上少投之,则下以躯偿矣,弗敢谓报,愿长以为好。古之蓄其下者,其施报如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人如 陶靖节 之高,而以乞一顿食,至於冥报相貽…… 范文正公 是何等人,而以 晏公 一荐故,终身执门生之礼。葢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圣人之所不讳也。”
(2).实施报答。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故或积德於冥冥,或施报於昭昭,其用心至繁至密,其为至賾至众。”
《漢語大詞典》:普施
普遍施与。晏子春秋·问上七:“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於民而普施之。”史记·五帝本纪:“ 高辛 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晋书·礼志上》:“地德普施,惠存无疆,乃建太社,保佑万邦。” 唐 吕令则 《义井赋》:“饮之则长鸣而忘其苦辛,酌之则充量而欣其普施。”
《漢語大詞典》:余爱(餘愛)
(1).未全部施与的仁爱。 汉 刘向 新序·义勇:“不然。吾闻仁者无餘爱,忠臣无餘禄。”
(2).前人留下的恩德。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崔魏公 镇 淮海 九载……民康物阜,军府晏然。 元祐 末,故老犹存,喜论其餘爱。”
《漢語大詞典》:重施
优厚的施与。左传·僖公十三年:“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 杨伯峻 注:“重施,指既纳 夷吾 ,又糶之粟。”左传·文公二年:“ 孟明 增修国政,重施於民。” 宋 谢枋得 《谢宋亦山惠米启》:“吾能报德,敢忘重施之 秦 输。”
分類:优厚施与
《漢語大詞典》:妄施
(1).随便施与恩惠。庄子·让王:“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不知其分而妄施焉,过乎仁,其流为 墨 ;过乎义,其流为 杨 。”
(2).犹乱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不可妄施人子,况储君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紫薇》:“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克服自己的暴力,不以妄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