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上方者,原为称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为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原是称呼建筑在山上的佛寺,但现代人习惯称呼寺庙的住持为上方,因他所居住的地方是在寺庙的最高处。
(术语)上方者,原为称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为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原是称呼建筑在山上的佛寺,但现代人习惯称呼寺庙的住持为上方,因他所居住的地方是在寺庙的最高处。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巴Siga%lo-sutta,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长阿含善生经之别译。
(经名)巴Siga%lo-sutta,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长阿含善生经之别译。
天台山方外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明释传灯著。自山名以讫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实,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遗韵,尤加详焉。凡研究台教者此为必备之书。【又】十二卷。清齐召南原撰。阮元重订。志以天台山方外为名,与郡邑志,体例稍殊。宜详山水,而略城乡。详释道,而略儒门。齐志于此三门,间有漏误。今以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赤城志、梁高僧传、唐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诸书、订讹补阙。以成完书。
(书名)三十卷,明释传灯著。自山名以讫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实,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遗韵,尤加详焉。凡研究台教者此为必备之书。【又】十二卷。清齐召南原撰。阮元重订。志以天台山方外为名,与郡邑志,体例稍殊。宜详山水,而略城乡。详释道,而略儒门。齐志于此三门,间有漏误。今以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赤城志、梁高僧传、唐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诸书、订讹补阙。以成完书。
五方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五方五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参见:五大)下「密教五大。」
(术语)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参见:五大)下「密教五大。」
五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
五方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有二说:一、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准于世法者也(不空三藏传)。二、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无畏传)。
(术语)密教有二说:一、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准于世法者也(不空三藏传)。二、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无畏传)。
方丈
【佛学大辞典】
(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吏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传灯录禅门规式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说。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家也。」则方丈唯言僧坊之狭小而已,必非由于维摩也。昙鸾之往生论注上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馀,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
【佛学常见辞汇】
寺庙的住持和尚。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祇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俗语佛源】
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禅寺比附此说,故名。至唐代,怀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以后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常正)
(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于大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吏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传灯录禅门规式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说。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家也。」则方丈唯言僧坊之狭小而已,必非由于维摩也。昙鸾之往生论注上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馀,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
【佛学常见辞汇】
寺庙的住持和尚。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祇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俗语佛源】
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禅寺比附此说,故名。至唐代,怀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以后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常正)
方口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三藏法数】
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三藏法数】
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
方外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
【佛学常见辞汇】
僧道的别称。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
【佛学常见辞汇】
僧道的别称。
方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方等之经典也,方者方正,等者平等,说方正平等之理之经典也。为大乘经之总称。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术语)方等之经典也,方者方正,等者平等,说方正平等之理之经典也。为大乘经之总称。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方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尽为方形,故谓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云比丘著有方服图记。
(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尽为方形,故谓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云比丘著有方服图记。
方所
【佛学大辞典】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
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湀和Upa%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于真如之智为般若,谓通于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也,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化之便法,谓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论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法华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释之,理正曰方,言巧称便。即是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文义合举,故云方便。此释通于大小。二者众生所缘之域为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盖欲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名方便。此亦通于大小。」法华玄赞三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中略)方是方术,便谓稳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经十一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对真实而释,则谓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废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权。即入于真实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则云方,随时而施曰便。依此释,则为小乘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三乘为通于一乘而设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为方便真实之二也。法华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义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法华玄赞三曰:「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谓以三业方便化也。此对实智名为方便,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名便。」天台更有一释,以解法华经方便品二字,谓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谓秘密之妙义也。盖法华已前之方便,为对真实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实,因而谓之为体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显一乘之实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说,故谓之为体内之方便,又曰同体之方便。是为秘密之妙义,尔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开说,故曰秘妙。法华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佛学常见辞汇】
随方因便,以利导人。
【俗语佛源】
梵语paya的意译,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与「真实」相对而言,亦即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权智」。语本《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经疏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曰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如唐·韩《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认为,《法华经》的要义是「开权显实」。隋·智顗师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说法,亦谓之「开方便门」。《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海众云臻,请师开方便门,亦真实相。」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为「大开方便之门」。如明·冯维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权)
【三藏法数】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犹善巧也。谓如来说布施得大富,说持戒得生天,说忍辱得离诸瞋恚,说精进得具诸功德,说禅定得息诸散乱,说智慧得舍诸烦恼,如是种种方便,开化众生,莫不为令超脱苦轮,得诸法乐也。
(术语)梵语湀和Upa%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于真如之智为般若,谓通于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也,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化之便法,谓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论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法华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释之,理正曰方,言巧称便。即是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文义合举,故云方便。此释通于大小。二者众生所缘之域为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盖欲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名方便。此亦通于大小。」法华玄赞三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中略)方是方术,便谓稳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经十一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对真实而释,则谓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废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权。即入于真实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则云方,随时而施曰便。依此释,则为小乘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三乘为通于一乘而设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为方便真实之二也。法华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义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法华玄赞三曰:「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谓以三业方便化也。此对实智名为方便,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名便。」天台更有一释,以解法华经方便品二字,谓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谓秘密之妙义也。盖法华已前之方便,为对真实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实,因而谓之为体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显一乘之实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说,故谓之为体内之方便,又曰同体之方便。是为秘密之妙义,尔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开说,故曰秘妙。法华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佛学常见辞汇】
随方因便,以利导人。
【俗语佛源】
梵语paya的意译,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与「真实」相对而言,亦即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权智」。语本《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经疏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曰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如唐·韩《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认为,《法华经》的要义是「开权显实」。隋·智顗师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说法,亦谓之「开方便门」。《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海众云臻,请师开方便门,亦真实相。」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为「大开方便之门」。如明·冯维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权)
【三藏法数】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犹善巧也。谓如来说布施得大富,说持戒得生天,说忍辱得离诸瞋恚,说精进得具诸功德,说禅定得息诸散乱,说智慧得舍诸烦恼,如是种种方便,开化众生,莫不为令超脱苦轮,得诸法乐也。
二种方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体外方便,馀经所说之方便也,是真实体外之方便,故云体外。二、体内方便,又云同体方便,方便即真实,真实即方便,故曰体内,如法华所说之方便是也。法华文句三曰:「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中略)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权。」辅行三曰:「此权者,本是诸佛妙体,体内方便,故名权谋。」垂裕记二曰:「法华名权即体内方便也。」
(名数)一、体外方便,馀经所说之方便也,是真实体外之方便,故云体外。二、体内方便,又云同体方便,方便即真实,真实即方便,故曰体内,如法华所说之方便是也。法华文句三曰:「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中略)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权。」辅行三曰:「此权者,本是诸佛妙体,体内方便,故名权谋。」垂裕记二曰:「法华名权即体内方便也。」
方便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方便之力用也。
【三藏法数】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
(术语)方便之力用也。
【三藏法数】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