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35,分189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洋炮
选住
心尖
幺儿
碎女
送娘
套子
水桩
晚歇
卧底
卧冬
无拨
听水响
填债
条子
《漢語大詞典》:洋炮(洋礮)
亦作“洋砲”。
(1).旧时对火炮的称呼。区别于老式的发射石头、铁弹丸的炮。 王闿运 《陈夷务疏》:“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礮者,至蠢之器也。”《中国歌谣资料·三月雪》:“土枪洋炮扛上肩。”
(2).方言。匣子枪。 鲁迅 《呐喊·阿Q正传》:“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 土谷祠 。”
(3).方言。鸟枪。 萧红 《生死场》四:“ 王婆 真的找来一只老洋炮。可是 赵三 还从没用过枪。晚上 平儿 睡了以后 王婆 教他怎样装火药,怎样上炮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匣枪不会使,摆弄过洋炮。”
《漢語大詞典》:选住(選住)
方言。选上,选定。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九:“这次的村长选住了 小保 ,因此,农救会又补选了委员。”
分類:方言选定
《漢語大詞典》:心尖
(1).心脏的尖端。泛指心。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远远望见她在门口煮饭时,我的心尖又战栗起来了。” 袁鹰 《悲欢·故乡夜话》:“她这句话触到人们心尖上的痛处,但是当时大家却都不好搭腔。”
(2).方言。称最亲爱的人。也说“心尖子”。
《漢語大詞典》:幺儿(幺兒)
方言。最小的儿子。
分類:方言儿子
《漢語大詞典》:碎女
方言。幼女。《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小男碎女,丢弃了的满路都是。”
分類:方言幼女
《漢語大詞典》:送娘
方言。送亲娘子。《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原来 江 南地方娶亲,不行古时亲迎之礼,都是女亲家和阿舅自送上门。女亲家谓之送娘,阿舅谓之抱嫁。”参见“ 送亲娘子 ”。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送亲娘子(送親娘子)
送亲的已婚女子。一般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充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四围坐着好多人,新娘和送亲娘子坐在床边上。”
《國語辭典》:套子  拼音:tào zi
1.圈套,计谋。《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吴公子是惯家,这些套子,怎地瞒得。」
2.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是没趣儿。』」也作「套语」。
3.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如:「这是谁的雨伞套子掉在地上?」
4.棉衣、棉被里的棉絮。如:「棉花套子」。
5.武术对招的成套动作。
《漢語大詞典》:水桩(水樁)
方言。虹霓。 明 杨慎 《滇海竹枝词》:“东浦彩虹悬水桩,西山白雨点寒江。”自注:“ 滇 人唤虹霓为水桩。”
分類:方言虹霓
《漢語大詞典》:晚歇
方言。停一会儿;等一会儿。《海上花列传》第四回:“ 蕙贞 道:‘耐有工夫末,晚歇来一埭。’”
《國語辭典》:卧底(臥底)  拼音:wò dǐ
潜伏在敌方,打探消息或准备做内应。如:「警方安插他在帮派中卧底。」
《漢語大詞典》:卧冬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漢語大詞典》:无拨(無撥)
方言。没得,没有。《海上花列传》第一回:“ 杨家娒 道:‘ 张大少爷 无拨相好末,也攀一个哉啘!’”《海上花列传》第四回:“ 吴雪香 把手帕子望 罗子高 面上甩来,説道:‘耐末总无拨一句好闲话説出来!’”
分類:方言没得
《漢語大詞典》:听水响(聽水響)
方言。意为不起作用。 沙汀 《丁跛公》:“后来自动地把那凶器献上去了,还连连地陪笑着,说话格格不吐,直到背过身时,这才很连贯地嘟哝了一句:‘我们是听水响的啦。’”
《漢語大詞典》:填债(填債)
方言。犹还债。多指儿辈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想起来, 龙儿 实在是一个填债的儿子,是当乱离困厄的这几年中间,特来安慰我和他娘的愁闷的使者!”
《國語辭典》:条子(條子)  拼音:tiáo zi
1.长条形的物品。如:「布条子」、「纸条子」。也作「条儿」。
2.便条、短柬。《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报录人拿出条子来看,知道是选了徽州府学训导。」
3.长官对部属下的简单手谕。如:「下条子」。
4.特指召妓的字条。借指妓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忽然又笑著问黄胖姑道:『近来有什么好条子没有?』黄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荐给你。』」
5.黑道人物称警察。如:「几个不良少年看见警察,就大喊:『条子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