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46,分19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盘水
尖尖
出道
二乎
熨帖
张道
看家
方语
照门
运斗
上火
再分
运道
善变
行说
《國語辭典》:盘水(盤水)  拼音:pán shuǐ
比喻执法应当如水一样公平。《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唐。陈鸿《长恨传》:「国忠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
《國語辭典》:盘水加剑(盤水加劍)  拼音:pán shuǐ jiā jiàn
古代大臣将剑放在盛水的盘子上,用以表示如果有罪,愿受公正的制裁,自刎而死。语出《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贾谊》:「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
分類:盛水请罪
《國語辭典》:尖尖  拼音:jiān jiān
末端尖锐的样子。唐。章孝标 僧院小松诗:「还似天台新雨后,小峰云外碧尖尖。」《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葛来官身穿著夹纱的玉色长衫子,手里拿著燕翎扇,一双十指尖尖的手,凭在栏杆上乘凉。」
《國語辭典》:出道  拼音:chū dào
1.学徒从师学艺,期满艺成称为「出道」。也作「出师」。
2.开始从事某种行业。如:「他刚出道时,不过是个无名小卒。」
《國語辭典》:二乎  拼音:èr hū
北平方言:(1)犹豫畏缩的样子。(2)希望不大、没什么指望。
《漢語大詞典》:熨帖
亦作“ 熨贴 ”。
(1).把衣物烫平。 唐 杜甫 《白丝行》:“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唐 白居易 《春末初夏闲游江郭》诗之二:“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清 朱彝尊 《赐紵纪事》诗:“织自珠宫加熨贴,擎来黄纸验封题。”
(2).平坦;平静。 宋 杨万里 《将至醴陵》诗:“行尽崎嶇峡,初逢熨帖坡。”《小说月报》1981年第4期:“这恳切的声调,诚心的话语,立即使小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严肃而熨贴。”
(3).紧帖。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今夜呵,权收苦泪,且舒皱眉,把香肌熨贴,较瘦论肥。”
(4).按压;按揉。 沙汀 《淘金记》二二:“他洞察地望了 何丘娃 一眼,接着便专心专意向烟哨里装上一口棉烟,深恐棉烟会自己再从烟哨里跳出来似的,他用大指拇熨贴着,而且就那么一直熨贴下去。” 沙汀 《困兽记》二四:“他就叹息着往后一靠,拿手掌往复不息地熨贴着愁蹙苍白的瘦脸,仿佛试图抹掉他的烦忧一样。”
(5).舒服;舒适。 宋 范成大 《范村雪后》:“熨贴愁眉展,勾般笑口开。”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六:“ 老梁 ,你是不是不熨贴?我去给你沏碗姜汤。” 陈建功 《丹凤眼》:“三言两语,把 孟老太太 说得乐散了架儿,既开心,又熨贴。”
(6).慰藉;体贴。 明 唐顺之 《周襄敏公传》:“边人见公色词,既已心安公,公益务宽简绳法,以休懊熨帖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有顷,珍异毕陈,觥筹交错, 娟 则娇痴宛转,輭倚轻偎, 韩 则熨贴慇懃。” 殷夫 《监房的一夜》:“外面也静谧着,整个世界也似乎合着绅士先生的鼾声而呼吸着……夜是十二分的熨贴着人的灵魂。”
(7).贴切;妥帖。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孽海花》第四回:“不如让我来替你拾掇一下,总比你两位贵僮要细腻熨贴些。” 郭沫若 《沸羹集·人做诗与诗做人》:“这在贺寿上似乎更要切合一些,这对我们所共同怀抱的信念,也表现得更熨贴一些。”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她爱精致,爱素净,总是把房间里,灶门口,菜土里,都收拾得熨熨贴贴。”
(8).方言。整理妥当;办妥。 冰心 《姑姑·三年》:“中间一张小藤桌子,罩着细麻绣白花的桌布,上面三副杯盘……这都是 青 睡前亲手熨贴的。”
《漢語大詞典》:张道(張道)
(1).明显的道理。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苟非其人,则规不圆而矩不方,绳不直而準不平,钻燧不得火,鼓石不下金,驱马不可以追速,进舟不可以涉水也。凡此八者,天之张道。” 汪继培 笺:“张谓张著。”
(2).方言。举动毛躁。 老舍 《骆驼祥子》七:“她是三十二三岁的寡妇,干净,爽快,作事麻利又仔细。在别处,有人嫌她太张道,主意多,时常有些神眉鬼道儿的。”如:稳点儿,别那么张道!
《國語辭典》:看家  拼音:kān jiā
1.看守门户。《红楼梦》第八五回:「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
2.技艺精妙的部分不轻易传人而意在独擅的。如:「看家本领」、「看家功夫」。
3.保留备用。如:「这些钱是看家用的,你少动歪脑筋。」
《漢語大詞典》:方语(方語)
即方言。 明 王世贞 《曲藻》:“造语。谓可作者:乐府语、经史语……不可作者:俗语、蛮语、嗑语、市语、方语。” 傅敷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寒暑异夫凔燠,而四时以判;胡越异夫清浊,而方语以殊。”参见“ 方言 ”。
分類:方语方言
《國語辭典》:方言  拼音:fāng yán
1.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因诸种因素产生演变而生成的变体。它只流行于局限的地区,并具有与其他方言或共同语差异的特徵。唐。王维早入荥阳界〉诗:「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也称为「土话」、「土语」。
2.书名。旧题汉扬雄撰,十三卷,晋郭璞注。其书于一名一物详其地域言语之异同,为训诂家所取资。
3.才开口说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漢語大詞典》:照门(照門)
方言。看守门户。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五回:“我们的饭喂了狗还能照门哩!”
《漢語大詞典》:运斗(運斗)
(1).谓北斗星的运行。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开阶运斗,宅海乘乾。” 宋 范成大 《除夜书怀》诗:“运斗寅杓转,周天日御回。”
(2).方言。即熨斗。
《國語辭典》:上火  拼音:shàng huǒ
1.点燃灯火。《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等到上火之后,船家果然把他们两只坐船,撑到对岸停泊。」
2.生气、发怒。如:「面对他无中生有的指责,她上火了!」
3.中医指大便乾燥、口舌生疮、鼻腔和口腔等发炎的症状。
《漢語大詞典》:再分
方言。只要;假使。表示条件。 老舍 《四世同堂》七八:“我要再分有点力气,我掰下你的脑袋来!”
《國語辭典》:运道(運道)  拼音:yùn dào
运气。如:「哎,不说也罢!今年的运道真是坏透了!」
《國語辭典》:善变(善變)  拼音:shàn biàn
心意摇摆不定,容易改变。如:「小王的性格善变,千万别相信他。」
《漢語大詞典》:善便
方言。犹轻易。《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要不按他个嘴啃地,叫他善便去了!” 清 蒲松龄 《聊斋俚曲集·增补幸云曲》第二十七回:“ 张太监 大怒道:‘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善便怎么肯招?给我夹起来!’”
分類:方言轻易
《漢語大詞典》:行说(行説)
犹游说。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説。”
方言。刚说。《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曲心矫肚,人面兽心,行説的话儿,就不承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