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绝世(絕世)  拼音:jué shì
1.断绝的世系。《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管子。中匡》:「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
2.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晋书。卷一○。安帝纪》:「赖镇军将军裕英略奋发,忠勇绝世。」《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少卿兄,你真是绝世风流。」
3.弃世、死亡。《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绝世于良。」
4.隔绝人事。《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
《國語辭典》:三绝(三絕)  拼音:sān jué
1.三次断绝。比喻勤于诵读。《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宋。苏轼夜梦〉诗:「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2.三种卓越超绝的才能。《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书绝、痴绝。」《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國語辭典》:中断(中斷)  拼音:zhōng duàn
1.从中截断或折断。唐。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划三峡以中断,疏九道以争奔。」元。黄溍上京道中杂诗〉一二首之三:「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
2.中途停止或断绝。如:「台风从台湾东部登陆,导致花莲对外交通中断。」
《國語辭典》:绝交(絕交)  拼音:jué jiāo
断绝友谊。汉。王充《论衡。定贤》:「是故百金之家,境外无绝交。」《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纠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
《國語辭典》:自绝(自絕)  拼音:zì jué
1.自行断绝。《书经。泰誓下》:「自绝于民,结怨于天。」
2.自取绝灭。《书经。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
《國語辭典》:结绝(結絕)  拼音:jié jué
1.结案、定案。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既有赃仗,可怎生前官手里不结绝?直到如今?」也作「结正」、「结證」。
2.结束、了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我昔年取你家财,阳世间偿还,已差不多了,阴间未曾结绝得。」
《國語辭典》:断弦(斷弦)  拼音:duàn xián
1.断裂的弓弦或琴弦。南朝陈。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乃知断弦可续,情去难留。或若火里生花,可称希有。」亦指断绝的弦音、馀响。北周。庾信 怨歌行:「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2.丧妻。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妻,故称丧妻为「断弦」。唐。徐彦伯〈孤烛叹〉诗:「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权翰林自从断了弦,告病回家,一年有馀,尚未续娶。」也作「断弦」。
《漢語大詞典》:永绝(永絶)
永别;永远断绝。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何有死丧之感,终始永絶,而曾无惻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白幽求》:“ 幽求 自是休粮,常服茯苓,好游山水,多在五岳,永絶宦情矣。” 清 钮琇 觚賸·溺妾入梦:“不幸罹兹水厄,与君永絶。”
《漢語大詞典》:一断(一斷)
(1).谓完全取决。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 宋 陆九渊 《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则於《武城》之篇,不惟其书之信而一断之以理,以何疑焉?”
(2).一经断绝。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头一断,手不能取他人之头着之於颈。” 唐 聂夷中 《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3).佛家语。谓断一种烦恼即断一切烦恼。 唐 卢延让 《赠僧》诗:“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漢語大詞典》:绝弦(絶絃)
见“ 絶弦 ”。
《國語辭典》:杜绝(杜絕)  拼音:dù jué
1.阻塞断绝。《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如此办法,不但圈住我们自己的利源,还可以杜绝他们的来路!」
2.买卖田地房屋不能赎回的契约,称为「杜绝」。也称为「杜绝契」。
《漢語大詞典》:乏绝(乏絶)
(1).食用缺乏、断绝。多指暂时供应不继。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暂无曰乏,不续曰絶。 皇氏 云,长无谓之贫穷,暂无谓之乏絶。”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 不尝食。”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 金 元好问 《王公神道碑铭》:“以 山东 旱,命驰驛赴官,遂专賑贷 东平 诸郡。公所至,推次乏絶,人受实惠,豪猾不得夤缘为姦。”
(2).穷尽;短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史记·平準书:“车骑马乏絶,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玛瑙:“今偶尔盛产,他时乏絶,必更踊贵。”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谓吾西北腹地诸省,风气阂隔,人才乏絶,恐不足以自立。”
(3).耗竭。 晋 嵇康 《养生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絶。”
《國語辭典》:坠绪(墜緒)  拼音:zhuì xù
语本《书经。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后以坠绪指即将断绝的皇统。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或指将失传的学说。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漢語大詞典》:无漏(無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國語辭典》:绝意(絕意)  拼音:jué yì
无意,断绝希望。汉。王充《论衡。刺孟》:「在鲁则归之于天,绝意无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