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讥斥(譏斥)
讥刺斥责。南史·刘穆之传:“ 永明 初,撰宋书,讥斥禪代。”金史·张万公传:“讥斥先朝,固当治罪,然旧无此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八节:“ 唐 朝廷向 江 淮 以及 岭 南搜括大量财物,民众已极困苦,官员为谋求大利,也争着到这些地方去做官。名士 薛保逊 作文讥斥当时的州县官。”
《國語辭典》:痛斥  拼音:tòng chì
深切的斥责。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人,社会舆论均应加以痛斥。」元。吴师道〈国学策问四十道〉:「古所深拒而痛斥者,今反有取焉。使后生末学靡然而成风,果谁之咎欤?」
分類:严厉斥责
《漢語大詞典》:斥黜
亦作“ 斥絀 ”。 弃逐;黜免。 汉 刘向 列女传·卫宗二顺:“今我无子,于礼,斥絀之人也,而得留以尽其节,是我幸也。”《后汉书·郎顗传》:“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后汉书·黄琼传:“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
分類:黜免
《漢語大詞典》:斥近
贴近。世说新语·栖逸“ 南阳 刘驎之 ,高率善史传,隐於 阳岐 ”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居 阳岐 ,去道斥近,人士往来,必投其家。 驎之 身自供给,赠致无所受。”
分類:贴近
《漢語大詞典》:斥币(斥幣)
官库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周礼·天官·大宰“九曰弊餘之赋” 汉 郑玄 注:“弊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 贾公彦 疏:“斥币谓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卖之,故名斥币。” 孙诒让 正义:“谓国中之斥币不用者,隐度其直,受而卖之也……币餘之币,非币帛也。用之不尽则有餘,凡物皆然,不独币帛而已。”
分類:官库待售
《韵府拾遗 陌韵》:外斥
宋书传亮传:演慎论曰:祸福之具。内充外斥。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漢語大詞典》:言斥
指责。元史·世祖纪三:“ 程思彬 以投匿名书言斥乘舆,伏诛。”
分類:
《國語辭典》:斥骂(斥罵)  拼音:chì mà
大声责骂。如:「他闯了大祸,被人斥骂了一顿。」也作「斥责」。
分類:斥骂责骂
《漢語大詞典》:斥尊
谓直呼尊者之名。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六:“ 清泰 小字 二十三 ,盖正月二十三日生也。以是日为千春节,人臣奏对,但云两旬三日。或数物,则云二十二、更过、二十四,不敢斥尊也。”
分類:尊者
《国语辞典》:直斥  拼音:zhí chì
当面斥责。如:「同仁犯错,经理立刻直斥其非,不假辞色。」《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漢語大詞典》:谪斥(謫斥)
贬斥。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二:“从知此后身,所莅皆謫斥。”
分類:贬斥
《漢語大詞典》:简斥(簡斥)
犹疏远。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妻乃跪牀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 李贤 注:“斥,远也。”
分類:疏远
《漢語大詞典》:去斥
犹排除。后汉书·周举传:“ 举 等并对以为宜慎官人,去斥贪污,离远佞邪。”
分類:排除
《國語辭典》:鄙斥  拼音:bǐ chì
轻视斥责。如:「违法乱纪的行为,是被人所鄙斥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九。拟题》:「夫举业之文,昔人所鄙斥,而以为无益于经学者也。」
分類:轻视斥责
《漢語大詞典》:斥然
公然斥责貌。 汉 贾谊 《新书·阶级》:“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至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
分類:公然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