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驱斥(驅斥)
驱赶斥逐。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陈显达 平,渐出游走,不欲令人见之,驱斥百姓,唯置空宅而已。” 宋 刘过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词:“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 明 方孝孺 《答刘子传》:“今之叛道者莫过於二氏,而释氏尤甚,僕私窃愤之,以为儒者未能如 孟 韩 放言驱斥,使不敢横,亦当如古之善守国者,严於疆域斥候,使敌不能攻刼可也。”
分類:驱赶斥逐
《漢語大詞典》:推斥
推移;变易。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四节相推斥,岁月忽欲殫。”《宋书·恩倖传·徐爰》:“太中大夫 徐爰 拔迹厮猥,推斥饕逢,遂官参时望,门伍豪族,迁位转荣,莫非超荷。” 唐 李商隐 《祭吕商州文》:“终以世路纷纷,物情推斥,抚事伤年,减欢加戚。”
分類:推移变易
《漢語大詞典》:镌斥(鐫斥)
谓削去官职。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绍定二年:“请申飭监司、郡守,自今所属闕官,以次摄事,毋得差非见任官。如有违,其受差及差之人并鐫斥。”
分類:去官官职
《漢語大詞典》:斥遣
斥退;驱逐。后汉书·李固传:“ 固 所匡正,每輒从用,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斥遣浮华,好此綈紵。”
分類:斥退驱逐
《漢語大詞典》:开斥(開斥)
扩充,开拓。语本汉书·地理志下:“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宋 陆游 《蜡弹省札》:“遇一国有警急,诸国迭相救援。如开斥生地,俘获金宝,并就赐本国。”
分類:扩充开拓
《漢語大詞典》:斥境
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既灭 突厥 ,斥境至于大漠。”
分類:开拓国境
《國語辭典》:斥土  拼音:chì tǔ
开拓土地。清。王夫之《宋论。卷一○。高宗》:「不然,则建武之初,斥土未广,何所得粟以饲此众邪?」也作「斥地」。
《漢語大詞典》:斥上
冢圹上。汉书·惠帝纪:“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吏二金。”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斥上,壙上也。’ 如淳 曰:‘斥,开也。开土地为冢壙,故以开斥言之。’”
分類:冢圹
《國語辭典》:斥责(斥責)  拼音:chì zé
指责、责骂。如:「他因粗心犯错,被斥责了一顿。」也作「斥骂」。
分類:斥责责骂
《國語辭典》:诃斥(訶斥)  拼音:hē chì
斥责。如:「他既然知错,就不要再诃斥他了。」也作「诃谴」、「诃责」。
分類:呵叱
《漢語大詞典》:面斥
当面斥责。晋书·孝友传·刘殷:“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同舍展欢謔,失语輒面斥。”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
分類:当面斥责
《漢語大詞典》:斥疏
疏远。史记·韩长孺列传:“ 安国 始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稍斥疏,下迁。”
分類:疏远
《漢語大詞典》:斥免
废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太子迁 数恶 被 於王,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后。”后汉书·陈蕃传:“徙其家属於 比景 ,宗族、门生、故吏皆斥免禁錮。”
分類:废免
《漢語大詞典》:斥仙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有 项寧都 学道昇仙,忽復还此, 河 东号曰 斥仙 。” 宋 陆游 《书适》诗:“太平固自多遗老,独往何妨是 斥仙 。”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非斥
非难排斥。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復非方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彼婆罗门踞所持座,非斥正法,敷述邪宗。”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繒,贾竖之人,朴而少文,昧於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謫去。”
分類:非难排斥
《漢語大詞典》:论斥(論斥)
论罪斥逐。 明 李贽 《高同知奖劝序》:“然犹日惶惶焉以不得称厥职是惧,一有愆尤,即论斥随之,与编户等矣。”清史稿·世祖纪二:“朝廷立贤无方,比来罢谴虽多南人,皆以事论斥,非有所左右也。”
分類:论罪斥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