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推情
(1).斟酌情理。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此由堂上官纵弛,故下人得以生弊,推情论法,尔亦当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改嫁》:“总看门户之大小,家之贫富,推情揆理,度德量力而行之可也,何有一定耶!”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七回:“村长,你推情测理嘛!就是打死人,也不能把尸首明摆在自己家门前作幌子呀!”
(2).以情义相待。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承他的推情,那里村中众人的仗义,每日倒有三五个村庄妇女轮流服侍老人家。”
《漢語大詞典》:参注(參注)
谓列入名册,斟酌录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 张邦昌 、 刘豫 僭号背国,原其本心,实非得已,其子孙亲属,并令依旧参注,无官者仍许应举。”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高琪 定制省部寺监官,参注进士吏员。”
《漢語大詞典》:参处(參處)
(1).斟酌处理。新唐书·戴胄传:“参处法意,至析秋豪,随类指擿,言若泉涌。”
(2).加以弹劾和处分。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况他这件事也还是敬重斯文的意思,不知可以求得大老爷免了他的参处罢?”清史稿·刑法志三:“限满不结……各级分限如前。如仍迟逾,照例参处。”
《國語辭典》:拈掇  拼音:diān duó
用手估量东西的轻重。《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黄檗将钁钁地云:『我这个,天下人拈掇不起。』」
《漢語大詞典》:检量(檢量)
查阅斟酌。 清 恽敬 《与章澧南》:“承见示《海峯楼文集》,二十餘年前,在京师一中舍处见之。今细检量,论事论人,未得其平;论理,未得其正。”
分類:查阅斟酌
《漢語大詞典》:酌理
斟酌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分類:斟酌事理
《漢語大詞典》:思酌
考虑斟酌。 唐 白居易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臣伏以圣策首章曰:‘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讜直以闻其过。’又曰:‘上获其益,下输其情。’……此诚陛下思酌下言,欲闻上失,勤勤恳恳,虑臣辈有所隐情者也。”
分類:考虑斟酌
《漢語大詞典》:审酌(審酌)
仔细斟酌。 明 张居正 《奉旨荐举阁臣疏》:“伏乞圣明,再加审酌,於二臣之中,或简用一员,或并用二员。”
分類:仔细斟酌
《國語辭典》:商酌  拼音:shāng zhuó
商量斟酌。《儒林外史》第三回:「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老残游记》第一○回:「弦已调好,玙姑与黄龙子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酌商
斟酌商量。白雪遗音·南词·上阳美酒:“双心尤我和谁説,説也徒然少酌商。”
分類:斟酌商量
《國語辭典》:参度(參度)  拼音:cān duò
讨论、商量。《红楼梦》第五六回:「探春听了,便和李纨命人将园中所有的婆子的名单要来,大家参度,大概定了几个。」
分類:斟酌
《漢語大詞典》:秤停
衡量斟酌。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政事门:“而 吕寳臣 尤善秤停,每事之来,必秤停轻重,令得所而后已。”
分類:衡量斟酌
《漢語大詞典》:裁复(裁復)
斟酌答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待接役》:“前官广文丞簿,附有书札,仍即裁復。”
分類:斟酌答复
《國語辭典》:裁夺(裁奪)  拼音:cái duó
考虑决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但只是亡兄所言娟娘终身之事,不知小可当得起否?凭娟娘意下裁夺。」《红楼梦》第六六回:「贾珍因近日又遇了新友,将这事丢过,不在心上,任凭贾琏裁夺。」
《漢語大詞典》:裁辞(裁辭)
谓斟酌词句。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 沈 宋 裁辞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设若旁扃辩囿,内遏言泉,不惟上负於良时,抑亦下辜於卑志。是致斋身搦管,沐髮裁辞。”
分類:斟酌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