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梦斗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五
杨梦斗,本贯安庆府宿松(今安徽宿松),寄居江州瑞昌(今江西瑞昌)。咸淳中礼部待省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全宋诗
王奕,字伯敬,玉山(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入太学,官玉山教谕。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破临安,弃官入玉斗山,结屋授徒,因号玉斗山人,学者称斗山先生。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岩杂咏》七卷,已佚。今存《东行斐稿》(一名《玉斗山人集》)三卷,系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率同乡学子东行赴鲁祭孔往返纪行之作。事见清道光《冰溪王氏宗谱》卷三(藏江西玉山文化馆)。 王奕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玉斗山人集》为底本。校以《冰溪王氏宗谱·斗山文集》(简称谱本)。校本多出诗四首,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18 【介绍】: 元奉元人,字维斗,一作惟斗,号勤斋。性至孝。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博极群书。侯均谓元有天下百年,惟萧维斗为识字人。屡征,皆不赴。成宗大德末,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疾作辞归。卒谥贞敏。□制行甚高,为文立意精深,为一代醇儒。有《勤斋集》。
汪斗建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6 【介绍】: 宋元间建德淳安人,字昌辰。倜傥有奇志。宋时在京学,率同舍七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误国。入元,典教遂阳三载,后不复仕,家居教授以终。
全宋诗
汪斗建(一二五五~一三二六),字昌辰,淳安(今属浙江)人。元兵围襄樊,率太学同舍生七十人伏阙上书,不报,遂归。入元,从方逢辰学。后典教乡里,又教遂阳三载,归家居授徒。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卒,年七十二。有《云留小稿》,已佚。事见《安雅堂集》卷一二《汪先生墓志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孔梦斗,字彝甫,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教授临安府。除正字,出通判庆元府。元至大中以太常礼议院判召,不赴。有《愚斋集》,已佚。事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斗焕,字丙文,号松窗,宋末人(《绝妙好词》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19 【介绍】: 元集庆路溧阳人,字奎甫。至元二十四年郡守委以副在城税使,后行省又署为青田县税务大使,以疾不赴。
释正璋 朝代: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
禅师。名正璋。字大圭。闽之福清人也。福清风习贾利。璋弗染也。独以圣贤理学为务。久之。企慕禅宗。走湖南。依绝听沙门。试经得度。有禅者。寄宿偶诵云。水乡水阔地多湿。六月花蚊嘴似铁。夜半起来恼不彻。恼不彻。床头一柄扇。无端又打折。璋惊喜曰。是谁之语也。正璋愿见其人。禅者熟视久之曰。其人往矣。当今东屿禅师。是其嫡传也。然不契其语者。难入其室。即契其语者。亦然。璋心疑曰。奇哉。语既相契。而室复不容入耶。即趋武林。见东屿海于灵隐。投心请益。海曰。深深无底。高高绝攀。思之转远。寻之复难。上座作么生会。璋慄执不敢犯。良久。拟再礼。忽心地开通。乃厉声曰。古今成现事。何必待思惟。海微哂曰。思惟既不涉。来此欲何为。璋曰。将谓无人證明。便趋出。海公喟然曰。鼓角动也。乃挝鼓集众曰。山僧三十年。举狗子无佛性话。鲜有善别机宜者。今晚不用如何若何。速道将来。若也相应。有条断贯索子。亲手分付。璋出对曰。狗子佛性无。觑著眼睛枯。瞥地翻身去。唵室利苏卢。于是。璋得承记莂。机锋莫御。即素知名者。皆左袒之。海公举璋。以应吴人之请。璋坚辞曰。正璋应世之才。固不如人。但平居简点。触境逢缘。设有一念不与古圣相合。欲为人师范。则其患害可胜言哉。正璋知为人师之患。实不敢居也。海叹美。间闽有豪客。游飞来峰。见璋端伟非常。询知同里。因请曰。能复我故土乎。愿为师治装南行。师笑肯之。遂买舟载与同归。至建宁。游斗峰。璋爱而居之。斗峰老屋数楹。仅蔽风雨。客倾囊金欲为整葺。璋曰。不可。吾本假公舟。以入山耳。建置之举。非初约也。且役役土木。有妨道业。公欲如此求福。其福鲜矣。于是。衲子闻风而聚。渐成法席。乡曲贵人。劝请开堂。乃升座拈香罢。良久曰。黄金虽贵。入眼成尘。便下座。耆宿惊喜。以为天目再见。盖璋乃天目礼四世之孙也。又曰。玉宇霜清。琼林叶落。一句全提。万机寝削。作者好求无病药。又曰。昨夜三更里。雨打虚空湿。狸奴知不知。倒上树梢立。璋说法峻峭。约多类此。然室中不以声色拒人。入室者。自失其度。故常叹曰。若是真战将。百万壁中。如入无人之境。稍有较强弱。顾矢石之心。则屈矣。四方疏请。不出。竟终老于斗峰。告寂。有偈曰。生本不生。灭亦无灭。幻化去来。何用分别。大众珍重。不在言说。便合掌入灭。 赞曰。为师之患。甚于为国。为国之失。乱居一时。为师之失。毒流万世。盲类交引。可胜述哉。大圭寥寥数语。真龟镜也。故其开辟斗峰。恰与諲神鼎相类。至今寤寐间。犹喜遇其白发婆娑。机语噀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昌化人,字南仲。生未一岁,母离去。后弃官寻母,往来数郡间,逾六年,始得之,归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龙兴靖安人,字元浩。顺帝至正十年领乡荐第一,署鳌溪书院山长。红巾军破城时被执,逃入深山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海宁人。官宁府教授。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二
奎字虚白,海宁人。洪武中以儒学徵授宁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六卷。 (《四库总目》:奎生元至顺间,尝游贡师泰之门,集前有宁王权序。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吾乡云东逸史曾手录其稿,旧藏项氏天籁阁,继归高氏稽古堂,后为华山马思赞所藏。」案今世所传奎集皆出天籁阁钞本,止有四卷,前有项元汴题识,而无宁王原序。此本为明初宁王府文英馆所刊,见于《宁府书目》。昆山徐氏传是楼又从原刻影钞,实分六卷,凡诗一千九百馀首。与项氏所藏互校,乃知彼多所脱佚,不为足本。观宁王序中载宗哲徐将军居西山,有道士过访食蕨,道士吟一绝句云:「一拳打得地皮穿,握住东风不放拳。只待杜鹃啼血后,放开凤尾始朝天。」问其所作,以箸书斗南老人四字。时先生未有是称,后得先生稿,方知先生诗也。与所载「望湖亭」一事,文相连属。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独未采录,知彝尊所见惟天籁阁残本,其记「望湖亭」事亦从都穆《南濠诗话》摭入耳。奎诗不事雕饰,往往有自然之致。彝尊谓其功力既深,格调未免太熟,诵之若古人集中所已有者,其言诚不为过。然舂容和雅,其长处亦不可掩。视后来之捃拾摹拟者固有间矣。 《清江集》:虚白从民曹贡公玩斋学诗,公为指授三经、三纬法,及论汉、魏以下之变。故虚白未三十,已进于诗,凡触物而成者,粲然春翘之擢颖,翕然天籁之投曲。 《诗谈》:海昌胡虚白:一鹗横秋,群鸟敛翼。 《七修类槁》:浙省员外郎张光弼名昱,庐陵人,元末政坏,遂弃官不仕,以诗酒自适,号一笑居士。尝曰:「吾死埋骨西湖,题曰『诗人张员外墓』足矣。」后果如其言。海昌胡虚白作诗以吊云:「二仙坊里张员外,头白相逢只论诗。今日过门君不见,小楼春雨燕归迟。」「西子湖头碧草春,天留山水葬诗人。老逋泉下应相见,为说梅花写得真」二仙坊在杭之寿安坊西,即今之花市也。 田按:虚白长于乐府,七言断句,风藻翩翩,殊有标致。余所见《斗南集》系影钞宁国文英馆本,与《四库》著录一千九百馀首之数适合,洵为罕见之笈,《诗综》第录六诗,不足见其所长,特广为甄录,与海内谈艺家共赏之。)

人物简介

维基
赵斗南,河南河南府巩县人,进士出身。洪武四年,会试八十一名,登进士三甲,授金华府东阳县县丞。
凌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原武人,字斗南。洪武中以秀才举荐至京,献《乌鹊论》,授司经局正字。历任御史,巡按陕西,决狱平允。出言不加检点,以是居官屡踬,然帝知其清廉正直,故得保全。终官右佥都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徽州人,字拱极。貌魁梧,音若洪钟,才识精敏。洪武中,由荐举授四川定远知县,多善政。后坐事免,耆民列善政上闻,还任,政绩益著,评为廉吏之一,列名于《彰善榜》、《圣政记》以示劝。擢云南新兴知州,以老乞归。年七十而卒。
刘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 【介绍】: 明山西代州人,字以成,号斗山。弘治九年进士。以户部主事督理辽东粮储。正德间为郎中,因忤刘瑾罢为民,人称铁汉。寻起监察御史,迁卫辉知府,官至长芦运使。
维基
刘绎(1463年—?),字以成,号斗山,山西太原府代州人,军籍。山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七名,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历郎中,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往辽东总理粮储兼屯田,东厂校尉侦其违例乘轿,及滥役人夫,少给粮价,多派斗头等事,械系镇抚司狱,狱具,上以绎违法事多,难以常例处,令荷重枷于户部门满一月。后释放为民。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改授监察御史,整理两淮盐法,人称“刘铁汉”。升河南卫辉府知府,九年二月升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进阶嘉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