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斋戒沐浴(斋戒沐浴)  拼音:zhāi jiè mù yù
祭祀前,吃斋持戒,沐浴更衣,以示虔诚庄敬。《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国语辞典》:斋居蔬食(斋居蔬食)  拼音:zhāi jū shū shí
以粗茶淡饭过日子。形容生活俭朴。《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大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平昔。」
《国语辞典》:知不足斋(知不足斋)  拼音:zhī bù zú zhāi
清朝鲍廷博的书斋名称。鲍氏刊有《知不足斋丛书》。
分类:清朝书斋
《国语辞典》:打斋饭(打斋饭)  拼音:dǎ zhāi fàn
僧尼乞食。
分类:僧尼乞食
《国语辞典》:把素持斋(把素持斋)  拼音:bǎ sù chí zhāi
持守不吃荤食的戒律。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也作「持斋把素」。
《国语辞典》:吃斋念佛(吃斋念佛)  拼音:chī zhāi niàn fó
吃斋饭,念佛经。指虔心礼佛。《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我听说令堂欢喜吃斋念佛,料来功德是肯做的。」
《国语辞典》:持斋受戒(持斋受戒)  拼音:chí zhāi shòu jiè
不吃荤食,遵守戒律。《西游记》第一二回:「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国语辞典》:鲁斋郎(鲁斋郎)  拼音:lǔ zhāi láng
1.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中的主角。仗著权势而为非作歹,强夺人妻女,后被包拯用计斩除。
2.杂剧名。元关汉卿作。叙述宋包拯智斩权豪鲁斋郎的故事。
《国语辞典》:监斋爷(监斋爷)  拼音:jiān zhāi yé
餐馆业者所祀奉的神。
分类:餐馆业者
《国语辞典》:累七斋(累七斋)  拼音:lěi qī zhāi
为死者举行的超度法事。当人死后第七日,作第一次法事,称作「头七」,下个第七日作第二次,直到第七个七日为止。也称为「斋七」、「做七」。
《漢語大詞典》:赶斋(趕齋)
(1).佛寺布斋时前去就食。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我去寺中赶斋去,得的一分斋饭,与我浑家食用。”川剧《评雪辨踪》首场:“心宁志坚,配夫 蒙正 一秀才,破衣难遮盖,空负腹中才,寺中去赶斋。”
(2).指僧人化斋。《西游记》第四七回:“ 三藏 躬身道:‘老施主,贫僧不是赶斋的。’”
《漢語大詞典》:高斋学士(高齋學士)
南朝 梁 庾肩吾 等十人的别号。南史·庾肩吾传:“初为 晋安王国 常侍,王每徙镇, 肩吾 常随府。在 雍州 被命与 刘孝威 、 江伯摇 、 孔敬通 、 申子悦 、 徐防 、 徐摛 、 王囿 、 孔鑠 、 鲍至 等十人抄撰众籍,丰其果饌,号‘高斋学士。’”
分類:十人
《漢語大詞典》:二七斋(二七齋)
旧时,人死后第十四日请僧道念经打醮,谓“二七斋”。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蔡棺异》:“及建二七斋,一婢报棺热如火灸。”
《漢語大詞典》:碫磨斋(碫磨齋)
唐 时都城中寺院每年除夕修凿石磨,并于是日设素筵斋僧,称“碫磨斋”。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碫磨斋:“都下寺院,每岁用除碫磨,是日作碫磨斋。”
《漢語大詞典》:犯斋人(犯齋人)
指妻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后吾乡 杭堇浦 太史掌教 粤 东,与 何 唱和。《嘲杭病起》云:‘门外久疏参学侣,帘前渐立犯斋人。’”参见“ 犯斋 ”。
分類:妻妾
《漢語大詞典》:犯斋(犯齋)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常卧疾斋宫,其妻哀 泽 老病,闚问所苦。 泽 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詔狱谢罪。”后因以“犯斋”为典,谓夫妻反目。 宋 黄庭坚 《次韵寄晁以道》:“不闻犯斋收,犹闻画眉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