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44,分17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许孚(号 止斋 )
郑奕夫(字 景允 世称 习斋先生 )
周文璞(字 晋仙 号 方泉、野斋、山楹 )
庄夏(字 子礼 号 藻斋 )
郭应祥(字 承禧 号 遁斋、笑笑先生 )
蔡沆(字 复之 号 复斋居士、复斋、一庵居士 知方 世称 复斋先生 )
倪翼(字 翼卿 号 澹斋 )
裘万顷(字 元量 号 竹斋 )
薛寘(字 持志 号 耘斋 )
卫泾(字 清叔 号 后乐居士、西园居士、拙斋居士 文穆、文节 后乐 秦国公 )
徐侨(字 崇甫 斋 文清 号 毅斋 )
李埴(字 季允、季永 世称 悦斋先生 文肃 号 悦斋 )
王宗道(字 与文 号 怡斋 )
陈舜申(字 休谟、宗谟 号 高斋 )
其它辞典(续上)
萧常(字 季韶 号 晦斋 )许孚(号 止斋 )
郑奕夫(字 景允 世称 习斋先生 )
周文璞(字 晋仙 号 方泉、野斋、山楹 )
庄夏(字 子礼 号 藻斋 )
郭应祥(字 承禧 号 遁斋、笑笑先生 )
蔡沆(字 复之 号 复斋居士、复斋、一庵居士 知方 世称 复斋先生 )
倪翼(字 翼卿 号 澹斋 )
裘万顷(字 元量 号 竹斋 )
薛寘(字 持志 号 耘斋 )
卫泾(字 清叔 号 后乐居士、西园居士、拙斋居士 文穆、文节 后乐 秦国公 )
徐侨(字 崇甫 斋 文清 号 毅斋 )
李埴(字 季允、季永 世称 悦斋先生 文肃 号 悦斋 )
王宗道(字 与文 号 怡斋 )
陈舜申(字 休谟、宗谟 号 高斋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号止斋。从杨简学。居乡宣扬孝义,绝意仕途,屡征不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景允。郑清之曾孙。潜心性理之学。尝为慈溪、丽水、常山三县教谕,调徽州紫阳书院山长,迁浮梁教授。学者称习斋先生。有《论语本义》、《中庸大学章旨》、《衍桂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阳榖人,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与姜夔等相唱和。曾官溧阳县丞。有《方泉先生集》。全宋诗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为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六八三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又号山楹,郓州阳谷(今山东阳谷)人。工诗,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有唱和。宁宗朝曾官溧阳县丞,又为内府守藏史。旋以事去官,卜居于吴县凤山,山有方泉,因以自号。着有《方泉先生诗集》四卷(存)。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六二,《图绘宝鉴补遗》、《宋诗纪事》卷五、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7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子礼,号藻斋。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历知兴国县、漳州,为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权直学士院兼太子侍读,试中书舍人兼太子右庶子、左喻德。屡上疏言事,多切时政。官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以显谟阁待制奉祠。有《礼记解》、《典故备记》、《国史大事记》等。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庄夏(?——一二一七),字子礼,号藻斋,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淳熙八年进士。庆元中知赣州兴国县,历太学博士,国子博士,除吏部员外郎,迁军器监,太府少卿,出知漳州。为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权直学士院,兼太子侍读。试中书舍人兼太子右庶子、左谕德。除兵部侍郎,以焕章阁待制与祠归。嘉定十年卒。《宋史》卷三九五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五、职官七五之一四,《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8—? 【介绍】: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承禧,号遁斋。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尝官楚越间。有《笑笑词》。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郭应祥,(一一五八——?)字承禧,号遁斋,又号笑笑先生,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淦)人。登淳熙八年进士第。十三年,为巴陵主簿。后历官衡阳、泉州。有《笑笑词》一卷。见所撰文及隆庆《临江府志》卷一○、《全宋词》第四册第二二一六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复之,号复斋居士。蔡渊弟。父蔡元定以外表兄虞英无子,与之为嗣,更姓名虞知方。及领乡举,从母命归宗。尝从朱熹学。官至文林郎、两浙运干。有《春秋五论》、《春秋衍义》等。全宋诗
蔡沆(一一五九~一二三七),字复之,号复斋,建阳(今属福建)人。元定次子。六岁时出继外戚虞姓,更名知方,领乡举后以母命归宗。传元定《春秋》之学。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官至两浙运干。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辑其诗文为《复斋公集》一卷。事见《复斋公集》附录宋徐梦发《复斋公墓志》,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宋元学案》卷六二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六七五八
蔡沆(一一五九——一二三七),字复之,自号一庵居士,学者称复斋先生,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元定次子。六岁出继父之外表兄虞英,更名知方,后归宗。从朱熹学,嘉定元年登进士,官至两浙运干。有《春秋五论》、《春秋大义》、《春秋衍义》等书,人称其有功于《春秋》之学。后人辑有《复斋公集》(《蔡氏九儒书》卷四)。见《复斋公集》附徐梦发《复斋公墓志》,《闽南道学源流》卷五一,《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宋元学案》卷六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倪翼,字翼卿,号澹斋,罗源(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特奏名。官潮州司法参军,因与知州议狱不合,挂冠归。卒年八十馀。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新建人,字元量,号竹斋。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宁宗嘉定间除吏部架阁,改大理司直,终添差江西抚干。时真德秀为安抚,深器重之。性至孝,有节操。诗为洪迈所推赏。有《竹斋诗集》。全宋诗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隐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昌国人,字持志,号耘斋。宁宗庆元五年进士。调衡阳簿。时史弥坚帅湖南,寇起黑风洞,命寘往谕,将至,有道其姓名者,其酋遂投戈而退。全宋诗
薛寘,字持志。号耘斋,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调衡阳主簿(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 【介绍】: 宋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全宋诗
卫泾(一一六○~一二二六),字清叔,初号拙斋居士,改号西园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添差镇东军签判。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即位,因应诏上书激切,出提举淮东、浙东二路。宁宗庆元初,召为尚书郎,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除沿海制置使,以言者论罢。返乡于石浦辟西园,名后乐,因改号后乐居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累迁礼部尚书、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元年(一二○八),为史弥远所搆,出知漳州,历知隆庆府、福州。理宗宝庆二年卒。有《后乐集》七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六,《至正昆山郡志》卷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 卫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六一二
卫泾(一一五五——一二二六),字清叔,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秀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后徙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季敏子。淳熙十一年状元及第。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光宗立,除著作佐郎,迁著作郎,兼司封郎官。寻出为淮东提举,改浙东。庆元初,召为尚书右司郎官,为吏部员外郎。三年,以起居舍人假工部尚书使金,还为起居舍人兼实录院检讨官。以言者论罢,居家几十年。开禧元年召还,历任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兼侍读,为礼部尚书。三年十一月拜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嘉定元年,兼太子宾客。寻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遂一知福州,再知隆兴府。十七年,除资政殿学士致仕,宝庆二年八月卒,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赐谥文穆,改谥文节。泾立朝敢言,尝曰「官爵自有定分,名论千古不磨」,诛韩侂胄,其力为多。后终为史弥远所忌,罢归。取范仲淹「后乐」之语名其堂,遂以自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四、选举二一之四、选举二一之九、选举二二之一三、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六、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四之三○、职官七八之六七、食货二八之三八、刑法六之四四,《南宋翰苑题名记》,《宋史》卷三七至三九《宁宗纪》、卷二四三《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宋史翼》卷一五及本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0—1237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全宋诗
徐侨(一一六○~一二三七),字崇甫,号毅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授信州上饶簿,始登朱熹之门。入为秘书省正字,历吴、益王府教授,提点江东刑狱。以忤史弥远罢。理宗端平初,召为秘书少监,二年(一二三五)知枢密院事。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清。有《毅斋文集》十卷,明弘治间毁于火。明正德六年裔孙徐兴刻有《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事见本集附录《徐文清公家传》及徐兴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徐侨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明正德本虽为祖本,但今见本已多漶漫残缺,故用为校本(简称明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七○四
徐侨(一一六○——一二三七),字崇甫,号毅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迕史弥远罢。绍定中告老。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侍讲。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清。著《读易记》、《读诗记》、《咏文集》,有文集十卷,今存《毅斋诗集别录》一卷。见《宋史》卷四二二本传,参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1—1238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季允,人称悦斋先生。李壁弟。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历知潼川等府。擢礼部侍郎,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等,又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为政安静,强兵备边。后以礼部尚书召还。理宗端平元年,奏请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从祀。迁资政殿学士,出知眉州。以史学传家,有文名。从张栻游,求道甚锐。卒谥文肃。有《皇宋十朝纲要》、《悦斋集》。全宋诗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齐东野语》卷八),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宋史》卷三九《宁宗本纪》三)。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宋史》卷四二《理宗本纪》二)。有《悦斋集》,已佚。《宋元学案》卷七一、《宋史翼》卷二五有传。今录诗五首。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埴(约1161~1238年) 宋代官员。字季允,一作季永,号悦斋。四川眉州丹棱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常德知府、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四川宣抚使知成都府、资政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肃。与父李焘、弟李壁皆有文名,蜀人比之三苏。有《皇宋十朝纲要》等。所作《鄂州重修北榭记》为《黄鹄山志》收录,是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原有“《鄂州重修北榭记》碑”在黄鹤楼后斗姥阁下,该碑与北榭今皆已不存。全宋文·卷六七○八
李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字季允,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李焘子。登绍熙元年进士第。任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历知江陵、潼川、常德、夔州。开禧、嘉定间历湖北、成都提刑。召为吏部郎官,兼国史院编修官,擢秘书少监、起居舍人,江东制置副使。绍定四年除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召赴阙,拜权刑部尚书。嘉熙元年为同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知成都。明年,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六月卒,谥文肃。著有文集、《皇宋十朝纲要》(存)、《续帝学》、《赵鼎行状》、《公侯守宰士庶通礼》等。见《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六九、方域一八之二七、《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宋史》卷三九、四一、四二、二○三、二○四,《宋史翼》卷二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徙居奉化,字与文。王文贯弟。宁宗嘉定元年进士。为江东提刑司干官。嗜古人之学,时出奇见。有《易说指图》、《三礼说》、《书说》、《观颐悟言》等。全宋诗
王宗道,字与文,号怡斋,奉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为江东提刑司干官。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连江人,字休谟,一作宗谟,号高斋。七岁能属文。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知漳浦县,有惠政。迁著作郎,入对,以正心任人为先,直而不讦。因忌者排挤,遂主管武夷冲祐观。起参议淮阃,未赴卒。有《易鉴》、《兵书订解》、《南唐余事》、《审是集》、《高斋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