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
词典
2
分类词汇
51
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风媚
巉刻
屹崒
斩截
飘飘然
靡漫
诬艳
台阁体
绮碎
柔澹
郑卫之音
文浇
学生腔
袭常缀琐
纤仄
《漢語大詞典》:
风媚
谓诗文风格柔美。 唐
李嗣真
《后书品·中上品·卫恒杜预》
:“至於 卫 杜 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
分類:
诗文
文风
风格
柔美
《漢語大詞典》:
巉刻
(1).险峻陡峭。 宋
苏洵
《忆山送人》
诗:“大抵 蜀 山峭,巉刻气不温。” 朱自清
《潭柘寺戒檀寺》
:“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巉刻的地方有的是。”
(2).形容言词尖刻。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
孟子
》
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絶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3).形容诗文风格清峭瘦硬。 清
王士禛
《
渔洋诗话
》
十七:“诗学 陶 韦 ,巉刻处似 孟东野 。”
分類:
险峻
险峻陡峭
诗文
言词
陡峭
文风
风格
尖刻
瘦硬
《漢語大詞典》:
屹崒
亦作“ 屹崪 ”。
(1).高峻貌。
《
文选·郭璞〈江赋〉
》
:“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磐礴。” 李善 注:“屹崒,高峻貌。”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
:“羣峰于絶壑中奋踊以出,其势屹崪。”
(2).形容诗文风格雄健。 元
辛文房
《
唐才子传·綦毋潜
》
:“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歷代未有。”
分類:
高峻
高峻貌
诗文
文风
风格
雄健
《國語辭典》:
斩截(斬截)
拼音:
zhǎn jié
坚定不移,乾脆利落。《朱子语类。卷一二一。训门人九》:「圣贤说话,那一句不直截?如利刃削成相似。虽以孔子之语,浑然温厚,然他那句语更是斩截。」
分類:
斩截
清楚
坚定不移
明白
文风
白貌
峻刻
峭拔
干脆利落
《國語辭典》:
飘飘然(飄飄然)
拼音:
piāo piāo rán
1.形容人潇洒飘逸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轻飘飘,宛如浮在空中。形容人陶醉得意的样子。如:「老闆才誇你几句,你就飘飘然起来啦!」
分類:
舒畅
轻举
诗文
得意
意貌
文风
风格
飘扬
气度
飘扬貌
清新
神态
飘逸
超尘
脱俗
《漢語大詞典》:
靡漫
(1).指文风轻艳卑弱。
《
宋书·乐志一
》
:“其后
《风》
衰
《雅》
缺,而妖淫靡漫之声起。” 明
孙鑛
《与余君房论文书》
:“文章之法,尽于经矣,皆千锤百炼而出者,至 子长 乃纵肆……后至 六朝 ,靡漫极矣。”
(2).美妙的声色。
(3).迷离彷徨貌。 明
刘基
《游云门记》
:“多於山则深沉杳絶,使人憯悽而寂寥,多於水则旷漾浩汗,使人望洋而靡漫。”
分類:
迷离
美妙
文风
彷徨
风轻
声色
卑弱
《漢語大詞典》:
诬艳(誣豔)
指文风的虚妄浮艳。 宋
王安石
《取材》
:“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於政事何为哉!”
分類:
文风
虚妄
浮艳
《漢語大詞典》:
台阁体(臺閣體)
(1). 明 初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代表作家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 等三人,同入台阁辅政,为文讲究雍容典雅,但内容则多粉饰太平,颂扬统治阶级功德。一时竞相崇尚,称之为“臺阁体”。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
卷五:“ 杨尚法 源出 欧阳氏 ,以简澹和易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贵之,曰臺阁体。”
(2).一种楷书字体名。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盛行于 明 清 时代。又称馆阁体。
分類:
楷书
书字
字体
上层
官僚
要求
乌黑
文风
方正
光洁
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
绮碎(綺碎)
形容文风浮艳繁琐。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积年綺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分類:
文风
风浮
浮艳
繁琐
《漢語大詞典》:
柔澹
温柔恬淡。常用于指诗文风格。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 空同 贬清俊响亮,而明柔澹、沉著、含蓄、典厚之义,此诗家要旨大体也。” 明 张敬修 等
《太师张文忠公行实》
:“﹝ 张文忠公 ﹞为文不屑屑程度,不喜譎怪,第取境与神会,言与志足,而柔澹春融,得天然之致。”
分類:
温柔
恬淡
诗文
文风
风格
《國語辭典》:
郑卫之音(鄭衛之音)
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分類:
靡丽
淫靡
文风
音乐
两国
民间
《國語辭典》:
郑声(鄭聲)
拼音:
zhèng shēng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分類:
中医
中医病名
病名
症状
重复
声音
音乐
低弱
孔子
《漢語大詞典》:
文浇(文澆)
文风浮薄。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指瑕
》
:“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
分類:
文风
风浮
浮薄
《漢語大詞典》:
学生腔(學生腔)
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
:“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
分類:
词汇
贫乏
呆板
无生
生气
言语
文风
《漢語大詞典》:
袭常缀琐(襲常綴瑣)
袭用常言,堆砌琐语。谓行文风格不高。 清
方苞
《书〈归震川文集〉后》
:“ 震川 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於俗言,其道无由。”
分類:
常言
堆砌
琐语
行文
文风
风格
《漢語大詞典》:
纤仄(纖仄)
亦作“ 纤侧 ”。 谓文辞纤巧,文风不正。 清
章学诚
《
文史通义·诗话
》
:“倾斜之人,必有所恃。挟纤仄便娟之笔,为称功颂德之辞。”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
:“惟曲意荒淫,词旨纤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二二篇:“若纯法
《聊斋》
者,时则有 吴门 沈起凤 作
《谐鐸》
十卷,而意过俳,文亦纤仄。” 王棻
《与友人书》
:“今之言诗者则不然……以剽窃支离为词采,以陈腐纤侧为才华,而诗之弊有不可言者矣。”
分類:
文辞
纤巧
文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