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错金
出格
蜡丸
注文
毫翰
志传
驴券
凤篆
文异
右行
造字
障子
史录
字样
才语
《國語辭典》:错金(錯金)  拼音:cuò jīn
一种在器物上用金属丝镶嵌成花纹或文字的特种工艺。
《國語辭典》:出格  拼音:chū gé
1.旧日应制文字及表章;凡遇应该尊称之词,在格子外台写者称为「出格」。
2.格外、破格。唐。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诗:「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3.言谈举止不合乎法度、常规。如:「他做事向来出格,是个很率性的人。」
《國語辭典》:蜡丸(蠟丸)  拼音:là wán
古时用蜡制成的圆形外壳,中置书状,可防止泄漏及潮湿。《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也称为「蜡弹」。
《國語辭典》:注文  拼音:zhù wén
注解的文字。如:「阅读古代典籍,必须广泛参照前辈学者所作的注文,如此才能充分了解文义!」
《漢語大詞典》:毫翰
(1).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备缕也。” 唐 沈佺期 《伤王学士》诗:“目絶毫翰洒,耳无歌讽期。” 唐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诗:“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朕昨亲援毫翰。”
(2).指书法。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此二十一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八体六文,足惊毫翰。四始六义,实动性灵。”
《漢語大詞典》:志传(誌傳)
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清 姜秉初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一》:“ 畹兰女史 名 香祖 ,归 杨氏 ,戊辰岁以孝旌於朝,异日誌传,必有能传其人者。”
《漢語大詞典》:驴券(驢券)
语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輙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 鄴下 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后用以比喻文字、语言繁冗,不及要旨。 宋 陆游 《诗书》诗:“文辞博士书驴券,职事参军判马曹。” 清 黄遵宪 《杂感》诗:“狗曲出何经?驴券书博士。所用非所习,祗以丛駡詈。”
《漢語大詞典》:凤篆(鳳篆)
(1).道家所用的文字。也称云篆、凤文。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玉检赐书迷凤篆, 金华 归驾冷龙鳞。” 朱鹤龄 注:“《古今篆隶文体》:‘凤篆, 白帝 朱宣氏 有凤鸟之瑞,文字取以为象。’《三洞经》:‘道家字曰云篆,曰天书,曰龙章,曰凤文。’”
(2).引申为道家的经书。 前蜀 杜光庭 《众修甲子醮词》:“考龙胎石室之经,披凤篆琅函之要。”云笈七籤卷六:“龙章凤篆,显至理之良詮;玉简金书,引还元之要术。”
(3).对古文字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一本作“ 鸟篆 ”。 宋 赵文度 《赠梦英大师》诗:“携筇何日别 长沙 ,凤篆功夫世所嘉。”
《漢語大詞典》:文异(文異)
(1).文彩奇异。《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陁些。” 王夫之 通释:“其衣文采殊异,而以豹皮为饰也。”一说以为当作“文豹异饰”。 王逸 注:“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参阅 闻一多 《楚辞校补·招魂》
(2).文字相异。 晋 杜预 《〈春秋〉序》:“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十:“下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与此文异义同。”
《國語辭典》:右行  拼音:yòu háng
1.古代军制名。《左传。僖公十年》:「左行共华,右行贾华。」
2.右边的行列。
《漢語大詞典》:造字
创造文字。汉书·艺文志:“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北朝 丧乱之餘,书迹鄙陋,加以专輒造字,猥拙甚於 江 南。”
《國語辭典》:障子  拼音:zhàng zi
1.以芦苇、竹子或成行树木所做成的屏障。
2.日本人指纸窗。
《漢語大詞典》:史录
历史的文字记录。新唐书·刘子玄等传赞:“ 大中 以后,史録不存。”
《國語辭典》:字样(字樣)  拼音:zì yàng
1.经过整理规范的文字形体,即今所谓的标准字体。如:「九经字样」、「分毫字样」。
2.字句。《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
《國語辭典》:才语(才語)  拼音:cái yǔ
言辞注重文饰,好用典故。《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武帝诸子传》:「身不读书,君无为作才语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