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8
词典
2
分类词汇
91
佛典
5
共98,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文句
法华文句
分类词汇
语句
辞句
笔句
孤文断句
锦囊佳句
经义
秀句
经文
文通
阙文
警策
清通
深秀
《國語辭典》:
文句
拼音:
wén jù
文章的词句。《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景鸾传》:「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
分類:
文句
文章
词句
《国语辞典》:
法华文句(法华文句)
拼音:
fǎ huā wén jù
书名。妙法莲华经文句的简称。十卷(或分二十卷),智顗讲述,弟子灌顶笔录。智顗依佛与众生的关系、判教、本门和迹门、自己观修的心得,四个层面解释《法华经》。为天台三大部之一。
分类:
妙法
莲华
经文
文句
十卷
二十
《國語辭典》:
语句(語句)
拼音:
yǔ jù
泛指成句的话。《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王庭筠传》:「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不健。」
分類:
语句
文句
成句
《國語辭典》:
辞句(辭句)
拼音:
cí jù
言词和文句。如:「辞句通顺」。
分類:
辞句
文句
《漢語大詞典》:
笔句(筆句)
文句。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章句
》
:“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
分類:
文句
《漢語大詞典》:
孤文断句(孤文斷句)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鲁迅
《〈古小说钩沉〉序》
:“
《
庄子
》
举 宋鈃 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分類:
片断
孤立
文句
《國語辭典》:
锦囊佳句(錦囊佳句)
拼音:
jǐn náng jiā jù
唐人李贺七岁便能作辞章,每日背著一个锦囊,遇有灵感即创作诗句投入囊中的故事。典出《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后用以称赞优美的诗句。《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也作「锦囊佳制」。
分類:
优美
文句
《國語辭典》:
经义(經義)
拼音:
jīng yì
1.经书的意旨。《汉书。卷八一。张禹传》:「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建立学校,导之经义。」
2.以经文为题所作的文章。唐宋用以取士,明清变为八股,称为「制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
分類:
经义
经书
科举考试
义理
科目
中文
文句
《漢語大詞典》:
秀句
优美的文句。 南朝 梁
钟嵘
《
诗品
》
卷中:“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诗:“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 宋
梅尧臣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诗:“何此啟虚堂,定知迎秀句。”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
之三:“名理孕异梦,秀句鐫春心。”
分類:
优美
文句
《国语辞典》:
经文(经文)
拼音:
jīng wén
1.经书中的文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
2.宗教典籍记录的文词。
分类:
经文
宗教
经书
教典
典籍
记录
文句
文词
《漢語大詞典》:
文通
(1).通达文学。
《
南史·檀道济传
》
:“﹝ 檀珪 ﹞与 僧虔 书曰:‘僕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
(2).文句的通则。犹文法。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序》
:“取‘四书’、三
《传》
、
《史》
、
《汉》
、 韩 文为歷代文词升降之宗,兼及诸子、
《语》
、
《策》
,为之字櫛句比……涣然冰释,皆有以得其会通,辑为一书,名曰‘文通’。”
分類:
文通
通达
文句
文学
通则
文法
《國語辭典》:
阙文(闕文)
拼音:
quē wén
1.空缺亡佚的文字。《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2.文章、字句脱落的情形。如:「对这部古籍,虽然蒐集了各个版本,但仍多阙文,无法窥得全貌。」
分類:
脱漏
省文
佚文
字句
有意
存疑
文句
《國語辭典》:
警策
拼音:
jǐng cè
1.文章中语句扼要,其辞义足以惊动读者的部分。《文选。陆机。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2.惕励鞭策。《文选。曹植。应诏诗》:「仆夫警策,平路是由。」
分類:
警策
文句
鞭策
策马
精炼
扼要
儆戒
含义
振奋
深切
动人
《國語辭典》:
清通
拼音:
qīng tōng
1.清明通达。《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序》:「爰自汉魏,硕学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
2.文辞清晰通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温太真之笔记,循理而清通。」《儒林外史》第三回:「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
分類:
清明
清和
文章
明通
和通
通达
层次
清楚
文句
通顺
《漢語大詞典》:
深秀
(1).指山色幽深秀丽。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 也。” 明
宋濂
《琅琊山游记》
:“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趣。”
(2).指文句清雅。 清
王夫之
《
薑斋诗话
》
卷三:“ 刘杜三 虽早託胎於 竟陵 ,而不全堕彼法,往往有深秀之句。” 清
戴名世
《〈陈大士稿〉序》
:“ 大士 之文雄浑深秀。” 况周颐
《
蕙风词话
》
卷一:“词学程序,先求妥贴、停匀,再求和雅、深秀,乃至精稳、沉著。”
分類:
山色
文句
色幽
幽深
清雅
秀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