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具  拼音:wén jù
1.读书写字所用的器具。如纸、墨、笔、砚等。
2.空有形式,而无实质。《汉书。卷五○。张释之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
3.古时女性的梳妆匣。《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罢,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红楼梦》第五七回:「我看见你文具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
《國語辭典》:界尺  拼音:jiè chǐ
划直线或镇纸的文具。《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手拿一界尺,打得先生头上一个疙瘩,通红了脸。」也称为「戒方」。
《漢語大詞典》:由准氏(由準氏)
界尺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畦宗郎君:“ 欧阳通 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砚石曰紫方馆……界尺曰由準氏。”
分類:界尺
《國語辭典》:墨盒  拼音:mò hé
一种文具。方形或圆形,像小盒子,里面放丝绵,蓄积墨汁,随时可用毛笔蘸著使用。《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老残揭开墨盒,拔出笔来,铺好了纸,拈笔便写。」
《漢語大詞典》:笔砚(筆硯)
亦作“ 笔研 ”。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國語辭典》:笔墨(筆墨)  拼音:bǐ mò
1.写字用的笔和墨。《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2.比喻文章。汉。王充《论衡。乱龙》:「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但只是笔墨相与,他家银钱大事,还不肯相托。」
3.亲手写的笔迹墨画。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魏帝笔墨雄赡,吴主体裁绵密。」《老残游记》第三回:「两边字画多半是时下名人的笔墨。只有中间挂著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4.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等墨法。
《漢語大詞典》:载笔(載筆)
南 北朝 时,韵文称文,散文称笔。后以载笔指史传、制疏、表奏一类文字。梁书·任昉传:“ 昉 雅善属文,尤长载笔。” 明 徐贲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诗:“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然艸野载笔,黑白混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
《國語辭典》:笔札(筆札)  拼音:bǐ zhá
1.古代的笔和木简,相当于现在的纸笔。《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2.关于文墨写作等事,如公文、书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汉来笔札,辞气纷纭。」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好学自力,善笔札。」
《漢語大詞典》:书床(書牀)
(1).犹书架。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其二人并持囊,囊大如小柱,似有文书。挟席人舒置书牀上。”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书牀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2).临帖习字的文具。用染黑的绢,紧绷于长方形木框中,以笔蘸清水写在绢上,既不伤笔,又省纸张。见 清 鲁一曾 张廷相 《玉燕楼书法·书床》
《漢語大詞典》:书尺(書尺)
(1).尺牍,书信。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日用斗面为糊以供缄封:“ 顺宗 时, 刘禹锡 干预大权,门吏接书尺日数千。”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书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长。”
(2).文具名。即书镇。 明 朱之蕃 有《书尺》诗。参见“ 书镇 ”。
《國語辭典》:书镇(書鎮)  拼音:shū zhèn
镇压纸张或书籍的文具。多用铜、铁、玉、石等制成。也称为「镇纸」、「镇尺」。
分類:文具
《漢語大詞典》:笔橐(筆橐)
笔囊;携带文具用的袋子。喻文学侍臣或文章渊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 去非 《贺曾仲实侍郎三除江西运使》有曰……某官 元丰 故家, 端平 诸老, 甘泉 笔橐,儼父子之后先;緑野园林,繫朝廷之轻重。”
《漢語大詞典》:书具(書具)
书写工具,文具。 宋 王安石 《伤仲永》:“ 仲永 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國語辭典》:水注  拼音:shuǐ zhù
一种把水滴进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也称为「砚滴」。
《國語辭典》:水滴  拼音:shuǐ dī
1.向下落的水点。
2.贮水供研墨的器具。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九。神人狮子》:「冢中得古铜罍、勺、壶、洗、尊、鼎、杂器物二百馀件,内一水滴。」
《國語辭典》:印床  拼音:yìn chuáng
刻印的工具。将木头或其他金属材料的上方凿成凹形洞,内配置厚薄不一的木片,镌刻时可将印章夹住,不使晃动。
《國語辭典》:砚滴(硯滴)  拼音:yàn dī
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也称为「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