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9
词典
6
分类词汇
193
共199,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副本
告示
行移
正本
翻阅
署名
公凭
印文
备文
复本
文本
文疏
代笔
录白
复照
《國語辭典》:
副本
拼音:
fù běn
依照书籍或文件的正本誊录或影印出来的复制本。在公文书上,副本效力视同正本。
分類:
副本
著作
书籍
某物
既有
文件
联系
正本
相似
复制
一物
《國語辭典》:
告示
拼音:
gào shì
把自己的意思告晓他人。《荀子。荣辱》:「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
《國語辭典》:
告示
拼音:
gào shi
政府于特定的公共处所招贴的文书或通告。《文明小史》第二回:「目下只求大人多发几张告示,预先晓谕地方上的百姓。」
分類:
告示
晓谕
布告
通告
示知
大众
文件
《漢語大詞典》:
行移
(1).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 宋
程大昌
《
演繁露·制度
》
:“武人多不知书,案牘、法令、书判、行移悉仰胥吏。” 明
邵璨
《香囊记·治吏》
:“背律令如背
《蒙求》
,作行移似作对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
:“行移之体式茫然,字习生疎。”
(2).签发公文。
《元典章·台纲一·设立宪台各例》
:“如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原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
《水浒传》
第二二回:“知县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儿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
分類:
签发
公文
官署
通知
知事
事项
文件
《國語辭典》:
正本
拼音:
zhèng běn
1.根究本源。《淮南子。主术》:「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书籍或文件的原本,相对于副本而言。《魏书。卷六二。李彪传》:「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国朝求访》:「选三馆正本书万卷。」
3.还本、够本。《董西厢》卷一:「傥或明日见他时分,把可憎的媚脸儿饱看了一顿,便做受了这恓惶也正本。」
分類:
端正
书籍
正题
正式
本源
依据
正本
根本
文书
副本
文件
本钱
李林甫
《國語辭典》:
翻阅(翻閱)
拼音:
fān yuè
翻看文件或书籍。如:「閒来无事,便顺手拿起一本杂志随意翻阅。」《镜花缘》第六五回:「又将卷面名姓细细翻阅一遍,不觉叹道:『谁知这几家竟无一人取在超等,真真可惜!』」
分類:
翻阅
看书
书画
文件
《國語辭典》:
署名
拼音:
shù míng
在文书上签名。《北史。卷五六。魏收传》:「又诏平原王高隆之总监之,署名而已。」《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
分類:
署名
书信
文稿
文件
打印
上名
名字
《國語辭典》:
公凭(公憑)
拼音:
gōng píng
官牒。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分類:
官方
证明
明文
文件
《國語辭典》:
印文
拼音:
yìn wén
印章上镌刻的文字。《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
分類:
印文
图章
公章
印迹
文件
文字
《漢語大詞典》:
备文(備文)
(1).具备文饰。
《
后汉书·舆服志下
》
:“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
《
宋书·武帝纪下
》
:“七庙备文,率由令范。”
(2).准备文件。政务院
《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
(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分類:
准备
备文
文件
文饰
颁发
《國語辭典》:
复本(複本)
拼音:
fù běn
同样的书籍收藏不只一部时,第一本之外皆称为「复本」。如:「图书馆中,这套书还有复本。」
分類:
复本
恢复
纯朴
单据
书刊
副本
文件
原本
收藏
不止
《漢語大詞典》:
文本
文件的某种本子。亦指某种文件。
《人民日报》
1988.3.17:“晚上,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 和 南斯拉夫 联邦主席团主席 拉·莫伊索夫 在位于 新贝尔格莱德 的联邦大厦交换了
《南苏联合宣言》
的文本。”
分類:
文本
文件
本子
《漢語大詞典》:
文疏
(1).文件疏奏。 晋
王珉
《答徐邈书》
:“中舍人典文疏,位如中书郎。”
(2).祝告上苍之文。 唐
寒山
《诗》
之二三四:“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七:“内中有箇道士,叫做 黄妙修 ……是日正在观中,与人家书写文疏。”
分類:
文件
祝告
上苍
《國語辭典》:
代笔(代筆)
拼音:
dài bǐ
1.代人写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图我相与的官府多,有些声势,每年请我在这里,送我几百两银,留我代笔。」《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仇五科便请众位写局票,魏翩仞抢著代笔,自己先写了一张陆桂芳。刘瞻光说:『翩仞总是叫这个小把戏。』」
2.代人立写契约的人。也称为「代书」。
3.代人参加考试。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一出:「温庭筠轻薄无行,专在场中为人代笔。」《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见那些童生,也有代笔的,也有传递的,大家丢纸团,掠砖头,挤眉弄眼,无所不为。」
分類:
代笔
替人
代作
科举
书写
字画
写信
信函
顶替
考生
文件
入场
文章
《漢語大詞典》:
录白
宋 时枢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宋
司马光
《乞合两省为一札子》
:“又本置门下,欲以封駮,中书省録黄,枢密院録白,恐有未当。”
分類:
枢密院
承旨
起草
文件
《漢語大詞典》:
复照(復照)
(1).一国政府将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答复另一国政府。 茅家琦
《太平天囯对外关系史》
第八章第三节:“ 幼赞王 蒙时雍 等代表 太平天囯 政府复照 宾汉 ,痛斥他的无理挑衅。”
(2).指上述性质的外交文件。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第一编第八章二:“几天后, 太平天囯 发出复照。”
分類:
国政
上述
政府
性质
府将
自己
外交
文件
彼此
事件
意见
答复
一编
八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