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文验
文证
宣牌
摄牒
矢书
腾牒
注画
勒状
投牌
孔目房
状本儿
蔬茹气
移记
谕单
必阇赤
《漢語大詞典》:文验(文驗)
证明身份的文书。 明 唐顺之 《照得调兵必有勘合公移》:“今 山东 无稽之徒假以投军为名……既无总领,又无文验,少则三四十,多则二三百,鬨然成群。”
《漢語大詞典》:文证(文證)
证明文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东邻尝以庄契质于西邻,后当收赎,先入八百千,自恃密熟,不取文证。”清史稿·食货志一:“如式者官予文证。”
《國語辭典》:宣牌  拼音:xuān pái
载有官吏姓名、职级,可资證明身分的牌子。《水浒传》第三九回:「只见凳头边溜下搭膞,上挂著朱红绿漆宣牌。朱贵拿起来看时,上面雕著银字,道是:『江南两院押牢节级戴宗。』」
《漢語大詞典》:摄牒(攝牒)
委任文书。宋史·赵普传:“ 雷有邻 击登闻鼓,讼堂后官 胡赞 、 李可度 受賕骫法及 刘伟 伪作摄牒得官。”
分類:委任文书
《漢語大詞典》:矢书(矢書)
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书。墨子·号令:“禁无得举矢书若以书射寇。” 岑仲勉 注:“矢书即开禧德安守城録所谓‘射入飞书’,拾閲敌人箭书固不可,擅以书射给敌人亦不可。”
《漢語大詞典》:腾牒(騰牒)
传送文书。明史·余应桂传:“初, 应桂 貽书 文灿 ,言 献忠 必反,可先未发图之。其书为 献忠 逻者所得, 献忠 腾牒 郧阳 巡抚 戴东旻 ,言:‘抚军欲杀我’。”
分類:传送文书
《漢語大詞典》:注画(注畫)
在注官文书上画押。谓授予官职。 明 张居正 《答凌参政书》:“且既已被镇守之命,有封疆之责,岂宜别有注画乎?”
《国语辞典》:勒状(勒状)  拼音:lè zhuàng
签写保證文书。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尔家当勒状与我,万一不能活,则勿尤我,当为若针之,可立效。」
分类:文书
《国语辞典》:投牌  拼音:tóu pái
旧时拘捕人犯,捕吏投呈文书给当地官府,表示人犯已得,称为「投牌」。《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等我先见官人替他分诉一番,做个道理,然后投牌,便是列位盛情。」也作「投牒」。
《国语辞典》:孔目房  拼音:kǒng mù fáng
存放文书档案的资料室。孔目房即文书室。《金瓶梅》第一七回:「教他连夜往县中孔目房里,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
《国语辞典》:状本儿(状本儿)  拼音:zhuàng běn ér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他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无非是温习下坑人状本儿,动不动掐人的颡子。」也作「状子」。
《国语辞典》:蔬茹气(蔬茹气)  拼音:shū rú qì
僧人茹素,所作的诗文书画,具有方外人的气息,称为「蔬茹气」。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下。跋景福草书卷后》:「此卷作草书,应规入绳,犹有遗法,然僧书多蔬茹气,古今一也。」
《漢語大詞典》:移记(移記)
转达记录文书。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吴王 ﹞昼卧 姑胥之臺 ,觉寤而起,其心惆悵,如有所悔……召 王孙骆 而告之。对曰:‘臣智浅能薄,无方术之事,不能占大王梦。臣知有 东掖门 亭长 越公 弟子 公孙圣 ,为人幼而好学,长而憙游,博闻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所梦,臣请召之。’ 吴王 曰:‘诺。’ 王孙骆 移记曰:‘今日壬午,左校司马 王孙骆 受教,告 东掖门 亭长 公孙圣 : 吴王 昼卧,觉寤而心中惆悵也,如有悔。’”
《漢語大詞典》:谕单(諭單)
旧指上级给下级的手令或告戒的文书。《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便拿硃笔写了一纸諭单,贴在二堂之上,晓諭那些幕友门丁。”《天雨花》第二六回:“面前案桌推翻倒,諭单扯得碎纷纷。”
《漢語大詞典》:必阇赤(必闍赤)
蒙古语音译。 元 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怀着文簿。”元史·兵志二:“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译言典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