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跋敕
赤牒
贴写
堂牒
卖艺
乡书手
图片
檄羽
下手书
文札
文镇
辨本
牒状
飞牒
簿钞
《漢語大詞典》:跋敕
亦作“ 跋勅 ”。 谓撰写诏敕。亦泛指起草官文书。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衝街不避将军令,跋敕兼题宰相名。”敕,一本作“ 勑 ”。 五代 王仁裕 《贺王溥入相》诗:“跋勅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漢語大詞典》:赤牒
唐 代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新唐书·刘仁轨传:“ 武德 初, 河南道 安抚大使 任瓌 上疏有所论奏。 仁轨 见其稿,为窜定数言。 瓌 惊异,赤牒补 息州 参军。”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唐 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詔使多以赤牒补官。”
分類:临时文书
《漢語大詞典》:贴写(貼寫)
抄录文书的人员。《清会典事例·吏部九·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外吏之别四,一曰书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攒典;皆选於民而充之,役五年而更焉。非经制者曰贴写,曰帮差,其滥者禁之。”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五:“ 邢双林 生活没着落,又怕挑壮丁,便主动混到伪治安军里,当了一名贴写。”
《漢語大詞典》:堂牒
唐 宋 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新五代史·闽世家·王审知:“﹝ 闽主 王昶 ﹞又遣医人 陈究 以空名堂牒卖官。”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前代中书用堂牒,乃权臣假此为威福。 太祖 时以堂牒重于敕命,遂削去之。今復用札子,何异堂牒。”
《國語辭典》:卖艺(賣藝)  拼音:mài yì
靠表演技艺以赚钱过活。如:「这位卖艺的街头艺人,演奏的水准相当高。」
《漢語大詞典》:乡书手(鄉書手)
宋 代乡中协助里正办理文书的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国初,里正、户长掌课输,乡书手隶里正。里正於第一,户长於第二,等差乡书手。”
《國語辭典》:图片(圖片)  拼音:tú piàn
1.清代由八旗佐领所出、盖有图记的保證文书。犹汉族官员的印结。
2.图画、照片、拓片等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檄羽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唐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诗:“草映翻营緑,花临檄羽飞。”参见“ 檄 ”。
《漢語大詞典》:下手书(下手書)
按捺指印作为凭证的文书。《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汉 郑玄 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 贾公彦 疏:“ 汉 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漢語大詞典》:文札
亦作“ 文扎 ”。 文书。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干王洪宝制》:“月俸少而刻剥多,职卑尤苦;阳受官而阴削职,文扎难凭。”
分類:文书
《漢語大詞典》:文镇(文鎮)
文具之一。以金属或玉、石制成,压在文书纸张之上以防散乱。又名书镇、镇纸、镇尺。
《国语辞典》:辨本  拼音:biàn běn
为自己辩白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意欲修下一个辨本,做成一个备细揭帖,到京中诉冤。」
《國語辭典》:牒状(牒狀)  拼音:dié zhuàng
诉讼文书。《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
《漢語大詞典》:飞牒(飛牒)
快件文书。新唐书·杨慎矜传:“ 鉷 乃与 林甫 作飞牒,告 慎矜 本 隋 后,蓄讖纬妖言,与妄人交,规復 隋 室。” 清 唐甄 潜书·匪更:“恶政令之不行,飞牒文示,徧于天下,制为斩流之刑以惧之。”
分類:文书
《漢語大詞典》:簿钞(簿鈔)
簿册文书。 宋 朱熹 《答滕德章书》:“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