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修饬(修飭)
(1).行为端正不违礼义,或谨严不逾规矩。《北史·羊烈传》:“ 烈 家传素业,闺门修飭,为世所称。” 宋 欧阳修 《条约举人怀挟文字札子》:“其辞艺可称履行修飭者,不可胜数。” 清 恽敬 《袁州府训导李君墓志铭》:“君文辞修飭,其行事造次必以礼。”
(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飭,无貽后悔也。”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性醇厚,与物无竞,既举孝廉,尤自修飭。”
(3).整治;整修。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 师道 因得於城上修飭备御之具,敌屡进攻皆却。”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自古据有 河 西,修飭武备,覊縻羗戎之法,惟本朝最为精密。” 清 姚鼐 《方正学祠重修建记》:“ 明 万历 时, 南京 士大夫始建正学祠於其墓前,至国朝数经修飭,今祠宇又已久敝矣。”
(4).修改润饰。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国初名集,所见甚尠,就中可指数者: 侯朝宗 随人俯仰,致近俳优, 刘才甫 极力修飭,略无菁华。”
(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飭,无貽后悔也。”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性醇厚,与物无竞,既举孝廉,尤自修飭。”
(3).整治;整修。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 师道 因得於城上修飭备御之具,敌屡进攻皆却。”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自古据有 河 西,修飭武备,覊縻羗戎之法,惟本朝最为精密。” 清 姚鼐 《方正学祠重修建记》:“ 明 万历 时, 南京 士大夫始建正学祠於其墓前,至国朝数经修飭,今祠宇又已久敝矣。”
(4).修改润饰。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国初名集,所见甚尠,就中可指数者: 侯朝宗 随人俯仰,致近俳优, 刘才甫 极力修飭,略无菁华。”
《漢語大詞典》:营就(營就)
(1).整修。《宋书·后妃传·文帝路淑媛》:“今中宇虽寧,边虏未息,营就之功,务在从简。”
(2).建成。《魏书·释老志》:“营就之寺,不忍移毁。”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2).建成。《魏书·释老志》:“营就之寺,不忍移毁。”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分類:整修
《漢語大詞典》:脩理
(1).端谨整饬。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 陶婴 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2).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续 年十岁, 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
(3).整理。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
(4).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工匠靥魅》:“ 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青虬 迁居之。”
(2).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续 年十岁, 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
(3).整理。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
(4).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工匠靥魅》:“ 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青虬 迁居之。”
《漢語大詞典》:除治
(1).整治,整修。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雇人开湖,候开成湖面,即给与人户……若稍不除治,微生茭葑,即许人剗赁,但使人户常忧剗夺,自然尽力,永无后患。”
(2).惩治。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七章:“ 梁永生 一直很注意地主分子 刘其海 的活动,并且也发现他一些通敌的嫌疑,只因为证据不足,所以还没有除治他。”
(2).惩治。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七章:“ 梁永生 一直很注意地主分子 刘其海 的活动,并且也发现他一些通敌的嫌疑,只因为证据不足,所以还没有除治他。”
《漢語大詞典》:追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