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敲冰煮茗  拼音:qiāo bīng zhǔ míng
用冰块煮茶。古代寒冬待客的一种雅趣。《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分类字锦》:敲镫代拍(敲镫代拍)
砚岗笔志陈亚喜唱清和乐知越州时每拥骑自衙庭出或由鉴湖缓辔而归必敲镫代拍潜唱彻三十六遍
分类:风流
《漢語大詞典》:敲掉
消灭;毁灭。 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看那么个土包子还能翻了天不成!敲掉他!” 雷铎 《从悬崖到坦途》:“一挺重机枪死死地卡住山梁,不敲掉它就上不了顶峰。”
分類:消灭毁灭
《漢語大詞典》:敲钉锤(敲釘鎚)
见“ 敲钉鎚 ”。
亦作“ 敲钉锤 ”。亦作“ 敲竹竿 ”。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鎚、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 上海 谓之敲竹槓是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参见“ 敲竹槓 ”。
《國語辭典》:敲竹杠(敲竹槓)  拼音:qiāo zhú gàng
藉端勒索财物,或抬高价钱。《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孽海花》第七回:「若碰著公子哥儿朦懂货,那就整千整百的敲竹杠了。」
《漢語大詞典》:敲膏吸髓
犹敲骨吸髓。 清 王韬 《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於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於敲膏吸髓,取之尽錙銖,用之如泥沙。”参见“ 敲骨吸髓 ”。
《國語辭典》:敲骨吸髓  拼音:qiāo gǔ xī suǐ
敲碎骨头,吸取其中骨髓。形容残酷的压榨剥削。如:「像你这样敲骨吸髓的作为,终究会为人所唾弃。」也作「敲骨剥髓」。
《漢語大詞典》:敲山震虎
见“ 敲山振虎 ”。
《漢語大詞典》: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亦作“ 敲山震虎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 李自成 决定先攻打这座山寨,不仅为着它富甲一方,也为的先攻下它有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别的山寨不敢再抗不借粮。”
《漢語大詞典》:敲丝(敲絲)
指银锭。古代银锭上都敲印着圆丝纹,故称。《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妈 ﹞带笑而言道:‘那要许多!只要得十两敲丝。其他东道杂费,不在其内。’”
分類:银锭上都
《漢語大詞典》:敲髓洒膏(敲髓灑膏)
比喻倾家荡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僕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分類:倾家荡产
《漢語大詞典》:敲削
敲诈剥削。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夫以吾之民风气之不开,平準学理之不讲,谁为政府者,日日家喻户晓,勉其从事于各种之富国事业,犹恐其不肯担任,或担任而不能善其事,而况乎其扎搏之而敲削之也。”
分類:敲诈剥削
《漢語大詞典》:敲牙料嘴
犹嗑牙料嘴。斗嘴,耍嘴皮子。料,通“ 撩 ”。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街坊每都听知。谁敲牙波料嘴,这婆娘家便背悔也。”
《高级汉语词典》:敲一敲实
摸底;探虚实
《國語辭典》:敲诈(敲詐)  拼音:qiāo zhà
假借事端或利用时机,用恐吓的方法,勒索他人财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这个处分,如何担得起?所以部里就借此敲诈了。」
《國語辭典》:敲诈勒索(敲詐勒索)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凭仗著势力或抓住别人某种把柄,强行要胁人交出钱财。如:「治安恶化,敲诈勒索事件层出不穷。」
《漢語大詞典》:敲榨勒索
见“ 敲诈勒索 ”。
《國語辭典》:敲诈勒索(敲詐勒索)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凭仗著势力或抓住别人某种把柄,强行要胁人交出钱财。如:「治安恶化,敲诈勒索事件层出不穷。」
《漢語大詞典》:敲竹竿
见“ 敲钉鎚 ”。
《漢語大詞典》:敲钉锤(敲釘鎚)
见“ 敲钉鎚 ”。
亦作“ 敲钉锤 ”。亦作“ 敲竹竿 ”。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鎚、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 上海 谓之敲竹槓是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参见“ 敲竹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