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7,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九会尊数略颂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十佛刹微尘数
三藏法数
大明三藏法数
心心数
心数
半装束数珠
百八数珠
有情数
名数
见惑品数
思惑品数
劫数
佛类词典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九会尊数略颂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十佛刹微尘数
三藏法数
大明三藏法数
心心数
心数
半装束数珠
百八数珠
有情数
名数
见惑品数
思惑品数
劫数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九会尊数略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碍辩才无滞,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推之,则欲数对迦叶,更乐数对迦旃延,慧数对舍利弗,念数对优婆离,思数对罗睺罗,解脱对须菩提,作意对阿那律,三摩地对目犍连,受数对阿难。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碍辩才无滞,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推之,则欲数对迦叶,更乐数对迦旃延,慧数对舍利弗,念数对优婆离,思数对罗睺罗,解脱对须菩提,作意对阿那律,三摩地对目犍连,受数对阿难。
十佛刹微尘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尘数)
(杂语)(参见:尘数)
三藏法数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大明三藏法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五十卷,明朝一如等集注。
(书名)五十卷,明朝一如等集注。
心心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与心所也。心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心数法。」俱舍论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中略)或名相应,等和合故。」
【佛学常见辞汇】
心王与心所。心数即心所的别名。
(术语)心与心所也。心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所。为心王所有贪瞋等多数之别作用也。维摩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心数法。」俱舍论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中略)或名相应,等和合故。」
【佛学常见辞汇】
心王与心所。心数即心所的别名。
心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术语)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半装束数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全分水精之数珠曰本装束。半分水精曰半装束。
(物名)全分水精之数珠曰本装束。半分水精曰半装束。
百八数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木槵子经言贯木槵子一百八颗为数珠,以之念三宝,则退治百八之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是数珠之起因也,然则百八之数,对于百八之结业即百八之烦恼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三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参见: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但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
【佛学大辞典】
(杂名)数珠之种类有九种。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种,为之根本。瑜伽念诵经曰:「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慎莫蓦过越法罪。」
(物名)木槵子经言贯木槵子一百八颗为数珠,以之念三宝,则退治百八之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是数珠之起因也,然则百八之数,对于百八之结业即百八之烦恼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三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参见:数珠)。木槵子经曰:「佛告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但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
【佛学大辞典】
(杂名)数珠之种类有九种。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种,为之根本。瑜伽念诵经曰:「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慎莫蓦过越法罪。」
有情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非有情数之对。谓摄于有情之类者。毗婆沙论十三于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觉之有情如化人),外举有情数大种因,非有情数大种因,婆沙论百三十八,由品类足,识身足之二者,解有执受,以有情数与有根及异熟生之三语为同义。
(术语)非有情数之对。谓摄于有情之类者。毗婆沙论十三于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觉之有情如化人),外举有情数大种因,非有情数大种因,婆沙论百三十八,由品类足,识身足之二者,解有执受,以有情数与有根及异熟生之三语为同义。
名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
【佛学常见辞汇】
名目的数字,与法数同义。
(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
【佛学常见辞汇】
名目的数字,与法数同义。
见惑品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于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馀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于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谛理而差别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慢,与身见、边见之六,通于见修二断,馀四者唯见所断也。即苦集灭道之四谛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于欲界为三十二,于色界为二十八,于无色界为二十八,通三界而为八十八也。欲界之三十二者,先迷于苦谛之理而起十惑:一身见,以五蕴假和合之苦果迷执为常一之我见也。二边见,以为此我体死后常住,或以为死后断绝,各执一边也。三邪见,此现在之身对于过去业因之果报拨无道理也。四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也。五戒禁取见,迷执现在苦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为此身生于人天乐处之因也。六贪,爱以前五见为可者。七瞋,瞋以前五见为非者。八痴,不知五见之理非也。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也。十疑,疑苦谛之理也。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直以谛理为所迷,故谓为亲迷之惑。他之贪瞋痴慢四者,以其五见为所迷,故谓为疏迷之惑。此亲疏之十惑为迷于欲界苦谛真理而起之烦恼,故入于见道,观欲界苦谛时,一时断之。次,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七惑。前十惑中除身边戒之三见。集谛者业因也,无以业因而迷执我体者,故无身见,无身见故无边见。戒禁取见,为非人天之业因而谬为人天之业因者,虽有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之道理,然实际外道修种种戒禁时,迷执其现于吾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为人天之生因,故摄之于苦谛,而不入于集谛。其七惑中第一邪见,拨无惑为生死之因之道理也。第二见取见,迷执其邪见为正见也。第三疑,疑集谛之理也。其他贪瞋痴慢四者以前三惑为所迷而起,如前之苦谛下,次迷于灭谛之理而起有七惑,如集谛下。灭谛者,涅槃也。拨无无涅槃者,邪见也。以此邪见为正见者见取见也。疑涅槃而无决定之信者,疑也。以此三见为缘而起者,贪瞋痴慢之四也。次迷于道谛之理而起,有八惑。于前之七惑加戒禁取之一。有一类外道,修无想定误为入涅槃之正道,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之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也。馀七惑如集谛例。已上总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者,于四谛下之惑各除瞋之一故也。上二界为定地非如欲界之为散地,故不起如瞋恚之粗动烦恼。于已上三界通计四谛下之惑而为八十八也。于见道十五心之间断之,故云八十八使之见惑。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五下,大乘义章六,同十六,四教仪集注中,七十五法。大乘之百十二者,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于色界无色界之各四谛下各除瞋(上界总无瞋毒)为九惑,故合为八九七十二。即合欲界之四十而为百十二。唯识述记九末曰:「见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
(杂语)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于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馀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于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谛理而差别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慢,与身见、边见之六,通于见修二断,馀四者唯见所断也。即苦集灭道之四谛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于欲界为三十二,于色界为二十八,于无色界为二十八,通三界而为八十八也。欲界之三十二者,先迷于苦谛之理而起十惑:一身见,以五蕴假和合之苦果迷执为常一之我见也。二边见,以为此我体死后常住,或以为死后断绝,各执一边也。三邪见,此现在之身对于过去业因之果报拨无道理也。四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也。五戒禁取见,迷执现在苦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为此身生于人天乐处之因也。六贪,爱以前五见为可者。七瞋,瞋以前五见为非者。八痴,不知五见之理非也。九慢,以五见为是而生慢心也。十疑,疑苦谛之理也。以上十惑中五见与疑,直以谛理为所迷,故谓为亲迷之惑。他之贪瞋痴慢四者,以其五见为所迷,故谓为疏迷之惑。此亲疏之十惑为迷于欲界苦谛真理而起之烦恼,故入于见道,观欲界苦谛时,一时断之。次,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七惑。前十惑中除身边戒之三见。集谛者业因也,无以业因而迷执我体者,故无身见,无身见故无边见。戒禁取见,为非人天之业因而谬为人天之业因者,虽有迷于集谛之理而起之道理,然实际外道修种种戒禁时,迷执其现于吾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为人天之生因,故摄之于苦谛,而不入于集谛。其七惑中第一邪见,拨无惑为生死之因之道理也。第二见取见,迷执其邪见为正见也。第三疑,疑集谛之理也。其他贪瞋痴慢四者以前三惑为所迷而起,如前之苦谛下,次迷于灭谛之理而起有七惑,如集谛下。灭谛者,涅槃也。拨无无涅槃者,邪见也。以此邪见为正见者见取见也。疑涅槃而无决定之信者,疑也。以此三见为缘而起者,贪瞋痴慢之四也。次迷于道谛之理而起,有八惑。于前之七惑加戒禁取之一。有一类外道,修无想定误为入涅槃之正道,是由迷于道谛之理而起之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也。馀七惑如集谛例。已上总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者,于四谛下之惑各除瞋之一故也。上二界为定地非如欲界之为散地,故不起如瞋恚之粗动烦恼。于已上三界通计四谛下之惑而为八十八也。于见道十五心之间断之,故云八十八使之见惑。见俱舍论十九,止观五下,大乘义章六,同十六,四教仪集注中,七十五法。大乘之百十二者,欲界之四谛下各有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于色界无色界之各四谛下各除瞋(上界总无瞋毒)为九惑,故合为八九七十二。即合欲界之四十而为百十二。唯识述记九末曰:「见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
思惑品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馀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馀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劫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犹言阨运也。
(杂语)犹言阨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