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
释家写经字数
恒河沙数
二种数
十大数
非众生数忍辱
数量数
色心有为数
烦恼无数誓愿断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多散众生数息观
眼目数瞬
不利不数所作业
不可数
数论师,计冥谛生
佛类词典(续上)
露槃重数释家写经字数
恒河沙数
二种数
十大数
非众生数忍辱
数量数
色心有为数
烦恼无数誓愿断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多散众生数息观
眼目数瞬
不利不数所作业
不可数
数论师,计冥谛生
露槃重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二因缘经曰:「八种塔并有露槃:佛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凡僧但蕉叶火珠而已。」
(杂语)十二因缘经曰:「八种塔并有露槃:佛塔八重,菩萨七重,辟支佛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凡僧但蕉叶火珠而已。」
释家写经字数
【佛学大辞典】
(仪式)宋赵彦卫擪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为一纸。」
(仪式)宋赵彦卫擪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为一纸。」
二种数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数量数〕,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二、色心有为数〕,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出华严经疏)
〔一、数量数〕,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二、色心有为数〕,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十大数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三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三、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等也。此之数法,唯佛能了。故佛自说:算数之法,无穷无尽,以算诸佛清净功德,及菩萨所入诸行愿海,乃至世间一切无尽法也。(梵语洛叉,华言十万。梵语俱胝,华言百亿。梵语阿庾多,亦云那由他,华言万亿。)
〔一、阿僧祇〕,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谓从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乃至至至为一阿僧祇也。(至至者,数也。)
〔二、无量〕,谓从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无量也。
〔三、无边〕,谓从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也。
〔四、无等〕,谓从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也。
〔五、不可数〕,谓从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也。
〔六、不可称〕,谓从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也。
〔七、不可思〕,谓从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也。
〔八、不可量〕,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九、不可说〕,谓从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也。
〔十、不可说不可说〕,谓从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也。
(出华严经)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三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三、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等也。此之数法,唯佛能了。故佛自说:算数之法,无穷无尽,以算诸佛清净功德,及菩萨所入诸行愿海,乃至世间一切无尽法也。(梵语洛叉,华言十万。梵语俱胝,华言百亿。梵语阿庾多,亦云那由他,华言万亿。)
〔一、阿僧祇〕,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谓从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乃至至至为一阿僧祇也。(至至者,数也。)
〔二、无量〕,谓从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无量也。
〔三、无边〕,谓从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也。
〔四、无等〕,谓从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也。
〔五、不可数〕,谓从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也。
〔六、不可称〕,谓从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也。
〔七、不可思〕,谓从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也。
〔八、不可量〕,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九、不可说〕,谓从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也。
〔十、不可说不可说〕,谓从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也。
非众生数忍辱
【三藏法数】
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数量数
【三藏法数】
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色心有为数
【三藏法数】
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烦恼无数誓愿断
【三藏法数】
此依集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烦恼惑业无量无边,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转三界无有穷尽。故发誓愿,欲断除之,而使六道众生,悉亦断除,令出三界。故云烦恼无数誓愿断。
此依集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烦恼惑业无量无边,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转三界无有穷尽。故发誓愿,欲断除之,而使六道众生,悉亦断除,令出三界。故云烦恼无数誓愿断。
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数出入息,自然摄诸散乱,心得寂静,安住正理,与定相应;由此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谓人不辞劳苦,数出入息,自然摄诸散乱,心得寂静,安住正理,与定相应;由此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数出入息先苦后乐。
多散众生数息观
【三藏法数】
谓心多散乱之人,当用数息观治之。数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数出息,或数入息,端心正念,从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令心不散乱。故云多散众生数息观。
谓心多散乱之人,当用数息观治之。数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数出息,或数入息,端心正念,从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令心不散乱。故云多散众生数息观。
眼目数瞬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天眼无碍,普观大千。衰相现时,其目数瞬,是为小衰相也。
谓诸天众天眼无碍,普观大千。衰相现时,其目数瞬,是为小衰相也。
不利不数所作业
【三藏法数】
不利不数所作者,谓不以利养而作,亦不数数而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不利不数所作者,谓不以利养而作,亦不数数而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不可数
【三藏法数】
谓从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也。
谓从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也。
数论师,计冥谛生
【三藏法数】
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二十五谛者,冥初自性谛,即冥谛也;智大谛,即觉也;我心谛;五唯谛,即色声香味触也;五大谛,即地水火风空也;五知根谛,即眼耳鼻舌身也;五作业根谛,即口手足大便小便也;心平等根谛;神我谛,神我即识神也。)
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二十五谛者,冥初自性谛,即冥谛也;智大谛,即觉也;我心谛;五唯谛,即色声香味触也;五大谛,即地水火风空也;五知根谛,即眼耳鼻舌身也;五作业根谛,即口手足大便小便也;心平等根谛;神我谛,神我即识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