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万万(萬萬) 拼音:wàn wàn
1.万的万倍,即「亿」。汉。贾捐之 〈弃珠崖议〉:「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费四十馀万万。」唐。李淳风《孙子算经》卷上:「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文明小史》第四六回:「直要使中国四万万百姓,一个个都贫无立锥之地,然后服服贴贴的做他们的牛马,做他们的奴隶。」
2.形容数目很多。三国魏。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金史。卷三六。礼志九》:「伏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3.极甚、绝对。唐。韩愈 与孟尚书书:「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带了家眷在彼,却是路途遥远,万万不能搭救。」
4.远胜。《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夫论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众,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万万于众臣。」
2.形容数目很多。三国魏。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金史。卷三六。礼志九》:「伏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3.极甚、绝对。唐。韩愈 与孟尚书书:「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带了家眷在彼,却是路途遥远,万万不能搭救。」
4.远胜。《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夫论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众,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万万于众臣。」
《漢語大詞典》: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漢語大詞典》: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國語辭典》:三五 拼音:sān wǔ
1.十五日。《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唐。孔颖达。正义:「是以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满,又三五十五日而亏阙也。」后多用来指阴历十五日。《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2.三心五噣。心宿三星,噣有五星,故称为「三五」。《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3.三王五伯。《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4.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5.三辰五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唐。司马贞。索隐:「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6.三正五行。《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章怀太子注引宋均曰:「『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7.约计的少数。唐。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2.三心五噣。心宿三星,噣有五星,故称为「三五」。《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3.三王五伯。《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4.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5.三辰五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唐。司马贞。索隐:「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6.三正五行。《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章怀太子注引宋均曰:「『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7.约计的少数。唐。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國語辭典》:九宫(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种宫调,有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也称为「南北九宫」。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