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置  拼音:ān zhì
1.安放、安排。晋。干宝《搜神记》卷三:「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红楼梦》第三回:「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2.宋时官吏贬谪,轻者送某州居住,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宋。苏轼 到惠州谢表:「续奉告命,责授臣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已于今月二日到惠州。」《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忽一日,学士被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
3.就寝、睡觉。《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铺了床,伸开被,点上灯,请婆睡,叫声安置进房内。」《儒林外史》第二回:「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果,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
《國語辭典》:奉上  拼音:fèng shàng
1.致送物品的敬词。如:「奉上贺礼」。《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年十三。」
2.侍奉国君、长官。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宋。苏辙进策五道〉:「民有奉上之忧,而无役属附丽之困。」
《國語辭典》:大作  拼音:dà zuò
1.兴作大事。《易经。益卦。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2.大兴土木。汉。蔡邕答诏问灾异八事〉:「大作不时,天降灾。」
3.大兴、大起。《三国演义》第一○回:「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众人又打一躬退出,退到院子里,止不住笑声大作。」
4.尊称别人的著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小弟董瑛,在京师会试,于冯琢庵年兄处,得读大作。」也称为「大著」。
《漢語大詞典》:俞音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比陈诚恳,尚閟俞音。” 宋 赵抃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 明 张居正 《谢圣谕存问并赐银两等物疏》:“臣自奉俞音,得以休沐,屏居谢事,息虑澄心。”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宋 苏轼 《求婚启》:“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祗听俞音。”
《國語辭典》:雅望  拼音:yǎ wàng
清高的名望。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唐。杜甫故司徒李光弼〉诗:「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
《漢語大詞典》:拜上
(1).代人传语致意或托人传语致意的敬词。《水浒传》第二十回:“ 晁头领 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见今做了 梁山泊 主都头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你拜上你家老爷,説 金老爷 的字是在京师王爷府里品过价钱的:小字是一两一个,大字是十两一个。”
(2).拜上帝。 洪秀全 把基督教教义与农民革命思想结合起来,组织拜上帝会,后来即依靠这些会众举行 太平天囯 起义。 清 张汉 《鄂城纪事诗》:“二十五人同拜上,各归司马各投军。”自注:“拜上者,拜上帝。”
《漢語大詞典》:伫闻(佇聞)
肃立恭听;敬闻。用为敬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斯理何从,佇闻良説。” 唐 岑参 《送颜评事入京》诗:“佇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宋 秦观 《代何提举贺范枢密启》:“入参臺省,佇闻折槛之风。”清史稿·睿宗亲王多尔兖传:“敬布腹心,佇闻明教。”
分類:肃立敬词
《漢語大詞典》:惠书(惠書)
称对方来信的敬词。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徐特立 《致黎锦熙信》:“弟于去年初离 法 留 德 三月馀,今春由 德 赴 比 ,居无定所,以致惠书展转邮寄多费时日。”
《國語辭典》:光仪(光儀)  拼音:guāng yí
光华的仪容。《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少卿先生,前在虞老先生斋中得接光仪,不觉鄙吝顿消。」
《國語辭典》:拜受  拼音:bài shòu
1.接受他人的拜礼或赠予的敬辞。《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令帝谢恩。帝拜受,使人持其物同归。」《红楼梦》第六八回:「又命周家的从包袱里取出四疋上色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为拜礼。尤二姐忙拜受了。」
2.古代一种礼仪。主人敬酒时,宾客于西阶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漢語大詞典》:清听(清聽)
(1).谓耳聪善听。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会之响而顾问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听也。”
(2).请人听取的敬词。 晋 陆机 《吴趋行》:“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所谓乘可为之时,以竭愚夫之千虑,用以仰赞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听。”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集·弁言》:“倘有所得,当再就‘萍踪’所到,写些‘寄语’出来,以扰好友们的清听。”
(3).谓清越入耳。 唐 孟浩然 《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诗:“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國語辭典》:令嗣  拼音:lìng sì
敬称他人的儿子。元。郑光祖《㑳梅香。楔子》:「此子但勿挂怀,倘有不讳,某有一女,小字小蛮,与你令嗣敏中为妻。」《西游记》第二○回:「老者道:『在下姓王。』『有几位令嗣?』道:『有两个小儿,三个小孙。』」
《國語辭典》:文体(文體)  拼音:wén tǐ
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
《漢語大詞典》:手诲(手誨)
犹手教。称人手书的敬词。 宋 欧阳修 《与富文忠公书》:“某启,忽承手诲,以屡辞新命未得请,俾有所开陈,敢不如教。” 宋 苏轼 《与子安兄书》之一:“十九郎兄弟远至,特蒙手诲,恭审比来尊体佳胜,甚慰繫望。”
《國語辭典》:家君  拼音:jiā jūn
称谓。对人称自己父亲。《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家君恐交游纷意念,故谢客耳。」《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兼之两耳重听。多承老先生记念。」也称为「家父」、「家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