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8
词典
1
分类词汇
66
其它
1
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魄动
避道
啸咤
凛慄
禀畏
独眼龙
战色
凛严
耸视
崎倾
严远
肃震
民祗
严栗
遽戚
《国语辞典》:
魄动(魄动)
拼音:
pò dòng
震慑、敬畏。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官。」
分类:
震慑
敬畏
衡岳
岳庙
岳寺
门楼
《漢語大詞典》:
避道
旧时礼节,遇尊长于道,避退一旁,以示敬畏。
《
后汉书·冯异传
》
:“ 异 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輒引车避道。” 宋
赵与时
《
宾退录
》
卷二:“街司促 光祖 辈避道, 光祖 辈出语不逊。”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
:“京师内臣,虽至贱者,路遇相君,亦扬鞭交臂,不肯避道。”
分類:
礼节
尊长
长于
避退
一旁
敬畏
《漢語大詞典》:
啸咤(嘯咤,嘯吒)
亦作“ 啸吒 ”。大声呼吼。形容令人敬畏的声威。 晋
袁宏
《
后汉纪·光武帝纪论
》
:“虽彊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豪杰之士无所骋啸咤之心。”
《
晋书·简文帝纪论
》
:“﹝ 简文帝 ﹞于时西踰 剑岫 而跨 灵山 ,北振长 河 而临清 洛 ; 荆 吴 战旅,啸吒成云。”
《陈书·废帝纪》
:“指挥啸咤, 湘 郢 廓清,闢地开疆, 荆 益 风靡。”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
诗:“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分類:
大声
声呼
敬畏
声威
《國語辭典》:
凛慄(凜慄)
拼音:
lǐn lì
遭受酷寒而颤抖。唐。
杜甫
〈
北征
〉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分類:
严寒
冷峻
发抖
敬畏
恐惧
惊恐
《漢語大詞典》:
禀畏(稟畏)
亦作“禀畏”。 犹敬畏。 宋
范仲淹
《又上吕相公书》
:“众皆望风禀畏,以济边事。”
《
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
》
:“诸将 田神功 等不復稟畏, 光弼 愧恨成疾。”
分類:
敬畏
《國語辭典》:
独眼龙(獨眼龍)
拼音:
dú yǎn lóng
瞎了一只眼睛仍十分勇猛的人。《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独眼龙,誇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此语今多含讥讽、谐谑之意。如:「小郭不小心伤了一只眼睛,这下可成了独眼龙了。」
分類:
一目
失明
明者
原有
敬畏
多含
诙谐
《國語辭典》:
战色(戰色)
拼音:
zhàn sè
1.脸上显现战慄敬畏的神色。《论语。乡党》:「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
2.战争的气氛。唐。杨乘。〈甲子岁书事〉:「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分類:
战争
敬畏
气氛
神色
何晏
《漢語大詞典》:
凛严(凛嚴)
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
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媚
》
:“与那些,得时的二爷把帖换,威风凛严。”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
第一幕:“她的仪态和蔼中带点凛严。”
分類:
严肃
敬畏
《漢語大詞典》:
耸视(聳視)
敬畏地注视。耸,通“ 竦 ”。
《旧唐书·崔琯传》
:“庄色于朝,羣公耸视;讜词不挠,淑问攸归。” 宋
蔡绦
《
铁围山丛谈
》
卷二:“ 狄武襄 青 征 儂智高 时,大兵始出 桂林 之南,道旁偶一大庙,人谓其庙甚神灵。 武襄 遽为驻节而祷之焉……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或諫正:‘一儻不如意,恐沮师。’ 武襄 不听,万众方耸视,已挥手倏一掷,则百钱尽面矣。”
分類:
敬畏
注视
《漢語大詞典》:
崎倾(崎傾)
(1).倾侧;倾危。
《楚辞·王褒〈九怀·昭世〉》
:“忽反顾兮西囿,覩軫丘兮崎倾。” 王逸 注:“山陵嶔岑,难陟歷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
诗:“发轨丧夷易,归軫慎崎倾。”
(2).谓弓背折腰。形容敬畏拘谨。 晋
夏侯湛
《抵疑》
:“不识当世之便,不达朝廷之情,不能倚靡容悦,出入崎倾,逐巧点妍,呕喁辩佞。”
分類:
倾侧
弓背
折腰
倾危
敬畏
拘谨
《漢語大詞典》:
严远(嚴遠)
谓严肃而使人敬畏。
《
法苑珠林
》
卷一○八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堂上有一贵人,朱衣冠幘,据床傲坐,姿貌严远,甚有威容,左右卫兵百许人。”
分類:
严肃
敬畏
《漢語大詞典》:
肃震(肅震)
恭敬畏慎。 晋
潘岳
《藉田赋》
:“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
分類:
恭敬
敬畏
《漢語大詞典》:
民祗
指人民所敬畏者。
《
书·多士
》
:“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 孔颖达 疏:“无顾于天之显道及民之敬顺。”
分類:
人民
民所
敬畏
《漢語大詞典》:
严栗(嚴栗)
(1).严肃而使人敬畏。
《
礼记·大学
》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汉 郑玄 注:“恂字或作峻……言其容貌严栗也。”
《
书·皋陶谟
》
“宽而慄” 唐 孔颖达 疏:“故性宽弘而能矜庄严栗,乃成一德。”
(2).犹严谨,严密。 章炳麟
《〈初步梵文典〉序》
:“佛典自 东汉 初有译録……乃 唐 玄奘 、 义浄 诸师,所述始严栗,合其本书。”
分類:
严肃
严谨
严密
敬畏
《漢語大詞典》:
遽戚
敬畏貌。 明
袁宗道
《寿封公龙川郭公七公袠序》
:“大人虽性冲夷,然不能遽戚事长吏,以故令 舒城 。”
分類:
敬畏
敬畏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