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赞礼(贊禮)  拼音:zàn lǐ
1.举行典礼时,司仪高唱礼仪的秩序,使人照著行礼。《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纱帽补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领众百姓,叫木耐在旁赞礼,升香,奠酒,三献,八拜。」也作「相礼」。
2.执行赞礼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
《國語辭典》:哈达(哈達)  拼音:hā dá
西藏、蒙古人用以敬佛或馈赠,表示恭敬和祝贺之物。为藏语kha btags的音译。为丝或绢制成的长条型丝布,有白、黄、蓝等色,传统上多为白色,代表吉祥。藏人初次见面时皆献上哈达为礼以表示恭敬。
《漢語大詞典》:阶迎(階迎)
在阶前迎接,表示敬意。 明 徐渭 《胡公文集序》:“夫盖 渭 始謁公时,亲见公束带阶迎,同饮食,从容谈説。”
《國語辭典》:合手  拼音:hé shǒu
1.一种佛教仪式。两手相合,表示尊敬。也作「合掌」、「合十」。
2.同心协力。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乃多借鸟铳。待其至,合手击之。」
3.适合使用。如:「这件工具用起来很合手。」
《國語辭典》:合掌  拼音:hé zhǎng
1.一种佛教仪式,两掌相合以表示尊敬。《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合掌道:『居士到成都寻著了尊大人,定必寄个信与贫僧。』」《红楼梦》第三四回:「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也作「合十」、「合手」。
2.诗文中对偶意义相同的词句。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耿湋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閒。』此写出村居景象。但上句语拙,『朝』、『昼』二字合掌。」
《漢語大詞典》:捧足
(1).簇拥其足。 晋 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 苏仙公 ﹞ 汉文帝 时得道……及身入云,紫云捧足,羣鹤翱翔,遂昇云汉而去。” 唐 孙思邈 《摄养枕中方》:“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2).指捧托其足,以示敬意。 明 宋濂 《金公舍利塔碑》:“故其在山也,捧足顶礼者,项背相望。”
分類:簇拥敬意
《漢語大詞典》:肃听(肅聽)
静听。含恭敬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讲读仪注》:“命听讲百姓俱入至阶下两边,站立肃听,不得拥挤喧哗。”
《漢語大詞典》:式墓
车至墓前,人立车中,俯身按着车轼,以表敬意。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 魏 受其终, 周 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参见“ 式閭 ”。
《漢語大詞典》:式闾(式閭)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
《漢語大詞典》:扫厅(掃廳)
打扫厅堂。表示敬意。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牛僧孺:“ 僧孺 登第,与同辈登政事堂,宰相曰:‘扫厅奉候。’”
《漢語大詞典》:伸敬
表达恭敬;表示敬意。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夫礼以伸敬,乐以感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通嚭》:“寡君 句践 无以伸敬,闻知太宰未聘妻室,特奉美女二人。”
《國語辭典》:贽敬(贄敬)  拼音:zhì jìng
准备礼物来谒见,以表示隆重。也用以指学生拜见老师时所持的贽金。《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拜见之赀,名曰贽敬。」
分類:敬意礼品
《国语辞典》:裣衽(裣衽)  拼音:liàn rèn
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礼,后为女子文言书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语。也作「敛衽」。
《漢語大詞典》:贽仪(贄儀)
为表敬意所送的礼品。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廉介:“今动曰贄仪,而不羞於入。”《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新生贄仪,听其厚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当下 安公子 铺好拜毡,递过贄仪,早拜下去。”
分類:敬意礼品
《漢語大詞典》:达敬(達敬)
表示敬意。谓问候。 晋 葛洪 神仙传·刘根:“ 衡府君 使府掾 王珍 问起居, 根 不答。再令功曹 赵公 往山达敬, 根 惟言谢府君。”
分類:敬意问候
《國語辭典》:献旗(獻旗)  拼音:xiàn qí
将锦旗献给个人或团体单位,以表尊敬或谢意。
《国语辞典》:拥彗先驱(拥彗先驱)  拼音:yǒng huì xiān qū
手持扫帚扫地,为贵宾在前引路。表示对宾客的敬意。《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