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邅漫
困顿散漫。 清 吴楚材 《〈宛署杂记〉序》:“ 子登子 负经济略,廿年操牘游上国……迄今邅漫,靡所成名。”
分類:困顿散漫
《國語辭典》:怠散  拼音:dài sàn
懈怠散漫。《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
分類:松懈散漫
《漢語大詞典》:渭濩
流散漫延。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含血之虫,有蝮蛇蜂蠆咸怀毒螫,犯中人身,渭濩疾痛,当时不救,流遍一身。”《南史·文学传·卞彬》:“淫痒渭濩,无时恕肉,探揣擭撮,日不替手。”
《国语辞典》:慢散  拼音:màn sǎn
散漫没纪律。《荡寇志》第八回:「宋江不得已,愿借重令坦并令爱之尊首祭旗,尊血衅鼓,慢散儿郎,以与阁下相戏。」
分类:散漫纪律
《國語辭典》:名士派  拼音:míng shì pài
旧指知识分子中,不拘小节、自由散漫的一流人。也指这种人的作风。如:「从他卓越豪迈的言行来说,可称得上是名士派。」
《漢語大詞典》:冗漫
亦作“冗漫”。 繁琐芜杂;散漫。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通削繁〉序误》:“ 河间 纪文达公 有史通削繁一书,删去 刘子元 原文冗漫紕繆者。”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六章第二节:“﹝ 沈寿卿 《三元记》﹞结构冗漫,后半尤弱。”
《漢語大詞典》:特郎当(特郎當)
犹吊儿郎当。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 上亭 ,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问 黄幡绰 :‘铃作何语?’曰:‘谓陛下特郎当!’特郎当,俗称‘不整治’也。”
《漢語大詞典》:稀拉
(1).稀疏。如:稀拉的枯草。
(2).方言。散漫,拖拉。如:作风稀拉。
《国语辞典》:精神涣散(精神涣散)  拼音:jīng shén huàn sàn
精神散漫不集中。如:「他受了一连串的打击,而显得意志消沉,精神涣散。」
《漢語大詞典》:护场(護場)
四周红肿不散漫的疔。《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五臟皆可发疔疮”注:“一疔之外别生一小疮,名曰应候;四围赤种而不散漫者,名曰护场。”
《國語辭典》:吊儿郎当(吊兒郎當)  拼音:diào ér láng dāng
形容人放荡不羁的样子。如:「他对他儿子那一副吊儿郎当的态度非常不满。」
《國語辭典》:人心涣散(人心渙散)  拼音:rén xīn huàn sàn
形容人心动荡离散。《清史稿。卷五二七。属国传二。越南传》:「越国人心涣散,能否自立,尚未可知。」也作「人心涣漓」。
《國語辭典》:科头跣足(科頭跣足)  拼音:kē tóu xiǎn zú
不戴帽子,光著脚。比喻极为随意,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楠科头跣足,斜据石榻。」也作「跣足科头」。
分類:困苦散漫
《漢語大詞典》:谩訑(謾訑)
亦作“ 谩他 ”。 欺诈。急就篇卷四:“谩訑首匿愁勿聊。” 颜师古 注:“谩訑,巧黠不实也。” 王应麟 补注:“谩訑,欺也。”《淮南子·说山训》:“媒但者非学谩他,但成而生不信。”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九:“他与詑同。谩詑,诈欺也。”
亦作“ 谩他 ”。 谩诞;散漫。谩,通“ 漫 ”;訑,通“ 诞 ”。 章炳麟 《驳皮锡瑞三书》:“博士本谩訑不练政事, 郑 孔 盖未能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