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7
词典
3
分类词汇
84
共84,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杂文
诗话
苏辙
宋文
阳湖
志文
随笔
体裁
小品
出师表
笔记
散华
欧曾
方苞
爱莲说
《國語辭典》:
杂文(雜文)
拼音:
zá wén
1.各种文章的总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2.科举考试除经史之外的应试时文。《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3.一种内容多样、形式不一的散文。通常指发表于报刊、随笔杂感之类的文章而言,与唯美、抒情的散文有别。
分類:
文学
体裁
现代
科举考试
散文
直接
迅速
文体
反映
社会
会事
事变
文艺
论文
《國語辭典》:
诗话(詩話)
拼音:
shī huà
1.以随笔体裁评论诗句,或辨析诗法,或记载诗人事迹的书。如《沧浪诗话》。
2.宋人所撰有韵文及散文的小说。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分類:
评论
说唱文学
诗歌
诗人
记录
系统
人故
故实
著作
体制
散文
《國語辭典》:
苏辙(蘇轍)
拼音:
sū chè
人名。(西元1039~1112)字子由,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的次子。行文汪洋澹泊,与其兄苏轼齐名,世称为「小苏」。累官门下侍郎,晚年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著有《栾城文集》等。
分類:
苏辙
散文
文家
四川
《漢語大詞典》:
宋文
宋 代的文章。散文以 宋 代为盛,大家辈出,优秀作品甚多。其特点是明白晓畅,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甚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
汉书
》
、
《
史记
》
,千古不磨,尚矣!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分類:
宋文
文章
散文
大家
优秀
作品
《漢語大詞典》:
阳湖(陽湖)
清 代 乾隆 、 嘉庆 时期的散文流派。由 恽敬 、 张惠言 所创。 恽 为 阳湖 (今属 常州 )人,故名。该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张的同时,又别开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张,作文取法儒家经典,又参以诸子之书,因此文风较为自由。 姚锡钧
《论诗绝句》
:“篆刻虫雕笑壮夫,凿山铸铁叹阳湖。”
分類:
乾隆
嘉庆
散文
文流
流派
恽敬
《漢語大詞典》:
志文(誌文)
即墓志铭。 宋 庄季裕
《
鸡肋编
》
卷上:“今葬者,必瘞誌文,盖备其必发。”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
:“又有曰葬誌,曰誌文。”特指墓志铭中记述性散文,对有韵的墓志铭而言。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
:“又有纯用‘也’字为节段者,有虚作誌文而铭内始叙事者,亦变体也。”参见“ 墓誌铭 ”。
分類:
墓志铭
中记
记述
散文
《國語辭典》:
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
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
分類:
墓志铭
刻有
死者
事迹
石刻
两部
《國語辭典》:
随笔(隨筆)
拼音:
suí bǐ
随意随事自由抒发纪录的散文体裁。世人常以此作为杂文的书名,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袁枚的《随园随笔》。
分類:
随笔
灵活
散文
随手
文体
手下
体裁
随便
下笔
篇幅
笔记
短小
现形
自由
《國語辭典》:
体裁(體裁)
拼音:
tǐ cái
1.作品的布局、架构。《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
2.文学的类别。依作品所表现的结构与性质上之差异而加以区分,如诗、散文、小说、戏剧、报导文学等。如:「散文和小说的体裁不同,两者无法互争高下。」
分類:
体裁
风度
文学
体制
诗文
字体
姿态
结构
样式
风格
文学作品
文风
词藻
类别
散文
戏剧
《國語辭典》:
小品
拼音:
xiǎo pǐn
1.书名。佛教典籍。《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
2.小品文的简称。参见「小品文」条。
分類:
佛经
散文
简短
七卷
戏剧
表演
篇幅
手法
二十四
《國語辭典》:
出师表(出師表)
拼音:
chū shī biǎo
文章名。三国时诸葛亮在建兴五、六年两次北伐时所上的疏表,世称为〈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分類:
散文
散文篇名
诸葛亮
后二
《國語辭典》:
笔记(筆記)
拼音:
bǐ jì
1.随手记录或指所记录的文字。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这回到南京来,将所有阅历的事,都把他笔记起来,将来还可以成一部书呢!」
2.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讹,或综述古义。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分類:
用笔
笔记
记录
散文
随笔
为笔
韵文
著作
报告
体裁
对时
读书
书时
大都
见闻
《漢語大詞典》:
散华(散華)
(1).为供佛而散撒花朵。
《无量寿经》
卷下:“悬繒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2).佛教语。佛教称经之散文为“散华”。华,花。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序品》
:“佛赴缘作散华贯华两説,结集者按説传之,论者依经申之。” 隋 吉藏
《
法华义疏·序品之二
》
:“一者随国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铭之文, 天竺 有散华贯华之説也。”
分類:
佛教语
佛教
供佛
撒花
花朵
散文
《漢語大詞典》:
欧曾(歐曾)
宋 散文大家 欧阳修 与 曾巩 的并称。 清
黄宗羲
《续师说》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輒駡 欧 曾 ; 兔园 蒙师,摇笔即毁 朱 陆 。”
分類:
散文
大家
欧阳修
《國語辭典》:
方苞
拼音:
fāng bāo
人名。(西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分類:
方苞
散文
文家
《漢語大詞典》:
爱莲说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颐作。文中将象征“隐逸”的菊花、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君子”的莲花作对比,感叹世上缺少隐者而多爱富贵者,歌颂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并寄托了作者洁身自爱的情怀。
分類:
散文
散文篇名
周敦颐
中将
象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