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隙开(隙開)
(1).谓彼此产生隔阂。
(2).疏散开。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七:“大家赶快走,把队伍隙开来,每人离过五尺远的光景。”
《國語辭典》:散场(散場)  拼音:sàn cháng
收场结束。《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话本说彻,且作散场。」《红楼梦》第一回:「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漢語大詞典》:疏开
使分散;指使在大面积内疏散开。例如:疏开队形。
《漢語大詞典》:解束
脱落,散开。喻纲纪废弛解体。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名实反错,天纲解纽” 唐 吕延济 注:“纲,维也;纽,束也。解束,谓失纲纪也。”
《國語辭典》:撒开(撒開)  拼音:sā kāi
1.躲开、卸脱。《水浒传》第三回:「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我依先拿这环钏送还了他,两下撒开,省得他絮聒。」
2.松手、放开。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屹刺刺撒开紫檀黄翻绰向前手拈板。」
《漢語大詞典》:漫散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
《國語辭典》:驱散(驅散)  拼音:qū sàn
驱赶使散开。如:「警方以强力水柱驱散聚集滋事的人群。」
《漢語大詞典》:散舒
散开,舒展。 晋 夏侯湛 《芙蓉赋》:“緑房翠蔕,紫饰红敷,黄螺圆出,垂蕤散舒。”
分類:散开舒展
《國語辭典》:披散  拼音:pī san
散垂著下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只见那树上吊的是个女人,披散了头发,身上穿了一件红衫子。」
《国语辞典》:赶散(赶散)  拼音:gǎn sàn
1.驱赶而散开。如:「快把那块西瓜招来的果蝇赶散。」《三国演义》第二七回:「王植拍马挺鎗,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
2.赶热闹。元。杜仁杰〈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套。六煞〉:「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漢語大詞典》:泼散(潑散)
(1).泼撒。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淮 人岁暮家人宴集曰泼散。”参见“ 泼撒 ”。
(2).用水冲击物体,使上面的附着物散开。《水浒传》第三二回:“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肝来。”
《漢語大詞典》:泼撒(潑撒)
(1). 江淮 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餘。”
(2).亦作“ 泼洒 ”。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河畔烧过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国画先生泼洒了成吨的墨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规矩礼法,虽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搁在心上,却不肯泼撒出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猜他是个坏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个土粮户……举动才那样地直率粗鲁,气象才那样地土苕,用钱也才那样地泼撒。”
《漢語大詞典》:风迸
像被疾风猛吹似地迅速散开。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
《漢語大詞典》:散衍
散开延展。 清 黄景仁 《天都峰》诗:“阴阳拆支脉,散衍如牛毛。”
分類:散开延展
《國語辭典》:松散(鬆散)  拼音:sōng sǎn
事物的质地、结构松通疏散,或人的精神不集中。如:「振作点吧!别老是松散,心不在焉的。」
《国语辞典》:忽聚忽散  拼音:hū jù hū sàn
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又散开了。如:「天上的白云,忽聚忽散,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