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敢言  拼音:gǎn yán
有勇气提出意见,不怕得罪别人。如:「公司需要像你这样敢言的人,才能进步。」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国语辞典》:敢怒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bù gǎn yán
心有怒气却没有勇气说出来。如:「长期受到废气污染的居民,不再敢怒不敢言,终于联合向那家工厂提出限期改善的要求。」《醒世姻缘传》第七回:「珍哥、晁住虽是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敢怒不敢言的。」
分类:怒气勇气
《国语辞典》:正色敢言  拼音:zhèng sè gǎn yán
态度严正,勇于直谏。《明史。卷一七七。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明史。卷一八一。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分类字锦》:负气敢言(负气敢言)
唐书高适传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分类:台谏
《國語辭典》:敢怒而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心里非常生气,但因畏惧受到惩罚,而不敢表现出来。《隋唐演义》第七八回:「王毛仲十分惭愧,奈他刚正素著,朝廷所礼敬,无可如何,只得敢怒而不敢言,但与众官饮宴,至晚而散。」《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他又是乡绅,又是盐典,又同府县官相与的极好,所以无所不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分类字锦》:敢言见惮(敢言见惮)
宋史唐介传介为人简伉以敢言见惮每言官缺众皆望介处之观其风采
分类:台谏
《分类字锦》:当官敢言(当官敢言)
白居易授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具官许孟容尝尹京邑观其器用临事能守当官敢言不吐刚以茹柔不附上以急下政无烦碎甚合众心
分类:京尹
《漢語大詞典》:有口
敢言善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孝惠帝 时, 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 ,畏大臣有口者。”汉书·陆贾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口,谓辩士。”南史·萧脩传:“ 脩 中直兵参军 陈晷 甚勇有口,求为覘候,见获,以辞烈被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书,偶不在室, 淮 戴其纱帽,束其带,正在室中摇摆作势, 殷 猝至, 淮 不知带插横解法, 殷 不懌。 淮 曰:‘师父还繫玉带哩,此银带何足贵?’ 殷 笑而释之。”
《漢語大詞典》:王章
(1).犹王礼。天子的礼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请隧,弗许,曰:‘王章也。’” 孔颖达 疏:“隧为王之葬礼,诸侯皆县柩而下,故不得用隧。 晋侯 请隧者,欲请以王礼葬也。”
(2).犹王法。朝廷的法律。 明 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 江 南餘孽势犹猖,阻声教违我王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这 寳光 恃了自己的才,又倚了 姚少帅 的势……放纵淫荡,絶不怕有甚么僧行佛戒,国法王章。”
(3). 汉 代人名。刚直敢言,后因奏弹 王凤 被诬陷系狱死。事见《汉书·王章传》。后用为为官刚直的典实。 宋 苏辙 《次迟韵》之一:“还家语诸女,素刚非 王章 。”
《國語辭典》:謇谔(謇諤)  拼音:jiǎn è
直言,不留情面的直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谔,事举人存,故无待泛说也。」宋。王禹偁对雪〉诗:「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也作「謇愕」。
分類:正直敢言
《漢語大詞典》:仗马(仗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漢語大詞典》:尚主
娶公主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记·外戚世家:“是时 平阳主 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唐 权德舆 《古乐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宋 司马光 《论李玮知卫州状》:“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选 瑋 使之尚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大业 ……世家争婚之。母梦曰:‘儿当尚主。’信之。”
《漢語大詞典》:蹇谔(蹇諤)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 明 汤显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记》:“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进止,质行人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陈説忠贞蹇諤,不宜沦滞遐方。”
《國語辭典》:讦直(訐直)  拼音:jié zhí
为人正直,能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如:「他为人讦直,却也无意间得罪了小人。」
分類: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