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05,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四种教授
示教
示教利喜
示教胜军王经
末尼教
末尼火祆教
末教
正教
本教
平等教
布教
立教
立教开宗
半字教
佛类词典(续上)
密教四无量观四种教授
示教
示教利喜
示教胜军王经
末尼教
末尼火祆教
末教
正教
本教
平等教
布教
立教
立教开宗
半字教
密教四无量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三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于八识时,第九识摄于第八识,五智摄于四智时,法界智摄于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于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来,具身口意之三金刚,此时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愿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作此观已,诵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昧咀罗夜,娑颇罗(唵义如常,摩诃昧咀罗夜者大慈之义,娑颇罗者普贤之义)。二悲无量观,是南方虚空藏菩萨之三摩地,虚空藏者,南方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也,在五智,为平等性智所摄。行者住于悲无量定,以悲悯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有情,沈没于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别,起种种之烦恼,是以不达真如平等虚空过恒沙之功德,故愿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诵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迦鲁拿夜。裟颇罗(摩诃迦鲁拿夜者大悲之义,馀同上)。三喜无量观,是西方观自在菩萨之三摩地,观自在者,西方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也,在五智,为妙观察智所摄,行者住于大喜无量定,以清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之不染客尘,自性清净,愿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众生等同观自在菩萨(此中所以以喜无量为清净心者,以若于众生,生嫉妒者,其心浊秽,若离嫉妒,则其心清净故也。故大乘义章曰:但为利生心清不浊名为喜),作此观已,诵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驮,钵罗谟,娜,裟颇罗(秫驮者清净之义,钵罗谟者观之义,娜者喜之义,馀同上)。四舍无量观,是北方虚空库菩萨之三摩地,虚空库菩萨者北方四菩萨之最初业菩萨也,又在五智为成所作智所摄。行者住于舍无量定以平等心(是舍也)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皆离我我所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愿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众生等同虚空库菩萨。作此观已,诵舍无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护,闭乞洒,娑颇啰(摩护者无量之义,闭乞洒者舍之义)。见秘藏记本,同钞四。
(术语)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三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于八识时,第九识摄于第八识,五智摄于四智时,法界智摄于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于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来,具身口意之三金刚,此时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愿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作此观已,诵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昧咀罗夜,娑颇罗(唵义如常,摩诃昧咀罗夜者大慈之义,娑颇罗者普贤之义)。二悲无量观,是南方虚空藏菩萨之三摩地,虚空藏者,南方四菩萨之最初宝菩萨也,在五智,为平等性智所摄。行者住于悲无量定,以悲悯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有情,沈没于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别,起种种之烦恼,是以不达真如平等虚空过恒沙之功德,故愿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诵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诃迦鲁拿夜。裟颇罗(摩诃迦鲁拿夜者大悲之义,馀同上)。三喜无量观,是西方观自在菩萨之三摩地,观自在者,西方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也,在五智,为妙观察智所摄,行者住于大喜无量定,以清净之心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之不染客尘,自性清净,愿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众生等同观自在菩萨(此中所以以喜无量为清净心者,以若于众生,生嫉妒者,其心浊秽,若离嫉妒,则其心清净故也。故大乘义章曰:但为利生心清不浊名为喜),作此观已,诵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驮,钵罗谟,娜,裟颇罗(秫驮者清净之义,钵罗谟者观之义,娜者喜之义,馀同上)。四舍无量观,是北方虚空库菩萨之三摩地,虚空库菩萨者北方四菩萨之最初业菩萨也,又在五智为成所作智所摄。行者住于舍无量定以平等心(是舍也)遍观六道四生之众生,皆离我我所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愿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众生等同虚空库菩萨。作此观已,诵舍无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护,闭乞洒,娑颇啰(摩护者无量之义,闭乞洒者舍之义)。见秘藏记本,同钞四。
四种教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师匠教授弟子,有四种之法:一无倒教授,宣说不颠倒之法义,使弟子受持读诵修学也。二渐次教授,称机根而宣说法义,令先习小后入大也。三教授,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之正教,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也。四證教授,自己所證之法,欲他人得證,故方便教授也。见瑜伽师地论。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无倒教授〕,谓不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是名无倒教授。
〔二、渐次教授〕,谓称其根机,宣说法义,先教习小,后令入大,是名渐次教授。
〔三、教教授〕,谓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是名教教授。
〔四、證教授〕,谓自己所證之法,为欲令他得證,方便教授,是名證教授。
(名数)师匠教授弟子,有四种之法:一无倒教授,宣说不颠倒之法义,使弟子受持读诵修学也。二渐次教授,称机根而宣说法义,令先习小后入大也。三教授,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之正教,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也。四證教授,自己所證之法,欲他人得證,故方便教授也。见瑜伽师地论。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无倒教授〕,谓不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是名无倒教授。
〔二、渐次教授〕,谓称其根机,宣说法义,先教习小,后令入大,是名渐次教授。
〔三、教教授〕,谓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是名教教授。
〔四、證教授〕,谓自己所證之法,为欲令他得證,方便教授,是名證教授。
示教
【佛学大辞典】
(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
(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
示教利喜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示教胜军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末尼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三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敕于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母乙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饮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三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敕于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母乙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饮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末尼火祆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参见:末尼教)。
(流派)(参见:末尼教)。
末尼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三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敕于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母乙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饮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为波斯国之火教也。末尼为宝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体太阳也。佛祖统纪三十九曰:「唐太宗贞观五年,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敕于京师立大秦寺。」,「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贞明六年,陈州末尼,聚众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擒母乙斩之。其徒以不茹荤饮酒,夜聚淫秽。画魔王踞坐,佛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末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教之一。枝末之教。三乘教也。本教之对。
(术语)二教之一。枝末之教。三乘教也。本教之对。
正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
本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教之一。末教之对。根本之教,一乘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根本的教法,如一乘教是,为二教之一。
(术语)二教之一。末教之对。根本之教,一乘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根本的教法,如一乘教是,为二教之一。
平等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唐初印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卢舍那所说之华严经也。非逐众生之机委曲说权实之法,乃称于法性之理,顿说平等一实之理,故名平等教。
(术语)唐初印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卢舍那所说之华严经也。非逐众生之机委曲说权实之法,乃称于法性之理,顿说平等一实之理,故名平等教。
布教
【佛学大辞典】
(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馀家。
(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馀家。
立教开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开教相之宗旨也。(参见:立教)。
(术语)开教相之宗旨也。(参见:立教)。
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馀家。
(术语)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馀家。
半字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昙无谶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为半字教。(参见:半字)
【三藏法数】
半字教者,谓声闻藏,谈理未遍,若字之有半也。
(术语)昙无谶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为半字教。(参见:半字)
【三藏法数】
半字教者,谓声闻藏,谈理未遍,若字之有半也。
半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为半字,摩多十二字,体文三十五字是也。馀章之文字义理皆具足,为满字。毗伽罗论是也,以半字譬小乘。满字譬大乘。涅槃经五曰:「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慇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中略)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论者,所谓方等大乘教典。」同八曰:「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此下说十四音五十字之义)。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行宗记一上曰:「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止观辅行六曰:「半字者,引證唯小。」
(术语)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为半字,摩多十二字,体文三十五字是也。馀章之文字义理皆具足,为满字。毗伽罗论是也,以半字譬小乘。满字譬大乘。涅槃经五曰:「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慇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中略)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论者,所谓方等大乘教典。」同八曰:「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此下说十四音五十字之义)。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行宗记一上曰:「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止观辅行六曰:「半字者,引證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