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05,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下一页
大乘破相教
大恩教主
大教
大教网
大教王经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
天台八教
天台四教
天台四教仪
天台八教大意
密教五大
密教之五分法身
五时教
佛类词典(续上)
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
大恩教主
大教
大教网
大教王经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
天台八教
天台四教
天台四教仪
天台八教大意
密教五大
密教之五分法身
五时教
大乘法相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大乘破相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大恩教主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释迦如来,于一切众生,利他之恩德广大,故曰大恩。为教法之主,故曰教主。
【佛学常见辞汇】
指释迦牟尼世尊,因世尊对众生的恩德广大,而且是教法之主,所以称为大恩教主。
(术语)称释迦如来,于一切众生,利他之恩德广大,故曰大恩。为教法之主,故曰教主。
【佛学常见辞汇】
指释迦牟尼世尊,因世尊对众生的恩德广大,而且是教法之主,所以称为大恩教主。
大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教法也。
(术语)如来之教法也。
大教网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如来之教法,能救生死海之人,故譬以鱼网。晋华严经五十九曰:「张大教网絙死生海。」五教章上曰:「是故经云:张大教网絙生死海,度天人龙置涅槃岸。」(五教章之文上二句依晋经五十九,下二句依同经四十四菩萨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抟撮天人龙,安置涅槃岸之文)。
(譬喻)如来之教法,能救生死海之人,故譬以鱼网。晋华严经五十九曰:「张大教网絙死生海。」五教章上曰:「是故经云:张大教网絙生死海,度天人龙置涅槃岸。」(五教章之文上二句依晋经五十九,下二句依同经四十四菩萨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抟撮天人龙,安置涅槃岸之文)。
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经之别名。(参见:教王经)
(经名)金刚顶经之别名。(参见:教王经)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赵宋法护译。说荼吉尼之修法。
(经名)五卷。赵宋法护译。说荼吉尼之修法。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
(经名)一卷,失译。
天台八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为八教。(参见:八教)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立的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称为八教。
(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为八教。(参见:八教)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立的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称为八教。
八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化仪。以上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化仪。以上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天台四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于两种,其实八教也。(参见:五时八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参见:八教)
(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于两种,其实八教也。(参见:五时八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参见:八教)
八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化仪。以上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化仪。以上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天台四教仪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高丽沙门谛观撰。以灌顶之八教大意为宗,更详名相,且略前三教之十乘而明圆教之十乘。本书之注述如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十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集),科天台四教仪一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科),天台四教仪注略二卷(明云间沙门文石注)。
(书名)一卷,高丽沙门谛观撰。以灌顶之八教大意为宗,更详名相,且略前三教之十乘而明圆教之十乘。本书之注述如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十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集),科天台四教仪一卷(元南天竺沙门蒙润科),天台四教仪注略二卷(明云间沙门文石注)。
天台八教大意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灌顶撰。述一宗所立化仪化法八教之大意者。
(书名)一卷,灌顶撰。述一宗所立化仪化法八教之大意者。
密教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五轮。其种子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诃祛。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于五方之五佛。善无畏于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不空于宿曜经以为空风火水地,逆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是善无畏由于始觉上转之修生金刚界中因之义,不空取世间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于东南中西北,青赤黄白黑(即事而真之意),且依本觉下转之本有胎藏界十因之义也。(参见:五转)。不空取中因之义,故以地大为中央大日,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坚固不动,为诸法本源之体性,犹如大地之坚固不动,且为万物之中心,并为其体性本源故也。法界体性智之为诸法本源亦然。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亦然。黄色为不变色,故是亦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其次以空大为东方阿閦,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发归本之菩提心,修万行,行行圆具,而无缺灭,犹如彼虚空之含容一切万物故也。其大圆镜智之含容万象亦然。其为东方者,以东方为万物之始,故与万行之起首相应。其为青色者,以青色含容五色(故谓之一切色),故与含容万行相应。次以风火为西方阿弥陀,是为涅槃之位。此以阿弥陀一译无量寿,无量寿为涅槃之德也,而其无量寿为风大之德,犹如世人之寿赖于风息也。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生信之功用,与风大之能杀能成二德相应。其在西方者,涅槃为万物之终归,故对于东方之万物起首而以之为西位也。其白色与无量光及慈水之白净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此为成菩提之位。以其万行成熟,开菩提之花,犹如火热之于草木也。故宝生佛在胎藏界称为开敷华王如来,又其平等性智亡说法之差别,犹如火之能烧尽物。其配于南方为赤色。不言可知。次以水大为北方不空成就(释迦),是为方便究竟之位。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业,其能应众生之机能除迷妄,犹如水之方圆随于器,且能洗尘垢也。又其成所作智成妙业之义亦然。其在北方者。印度之俗以北方为胜方,故究竟位与胜位相应。黑色是染色之至极,故与究竟位之至极相应。善无畏依东因之义,以地大为东方阿閦,为发心之位。此以修生之菩提心为因,生大悲之万行,犹如地为生万物之根本也。且其菩提心之坚固不动亦如地。故阿閦之记不动也。又其大圆镜智之任持一切诸法与地之能任持万物相应。其为东方者。以此为修生之起首也。其黄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次以水大为西方弥陀,为成菩提之位。此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及无量光之究竟圆明,犹如水之圆明也。又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之德,如水之能洗尘垢。其西方与行證之终极相应。白色与无量光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万行。犹如火热之能成熟物也。又其平等性智灭一切之妄差别而使为平等一如亦然。此义与上不空之义同。惟约果转因相违。次以风大为北方不空成就,为入涅槃之位。此以涅槃之寂灭万物,如风火之能破坏万物也(三灾中风灾尤强。破第三禅)。又成所作智之所作已辨,入于涅槃亦然。其北方与涅槃之高位相应。黑色与涅槃之幽然深妙相应。又佛日隐于涅槃之山。与十方闇黑相应。次以空大为中央大日,为方便究竟之位。以其圆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一切之功德,犹如虚空之含容一切万象也。又其法界体性智之周遍法界,广大无边亦然。其中位与周遍法界相应。青色与含容一切相应。
(术语)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五轮。其种子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诃祛。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于五方之五佛。善无畏于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不空于宿曜经以为空风火水地,逆其次第,配于东西南北中。是善无畏由于始觉上转之修生金刚界中因之义,不空取世间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于东南中西北,青赤黄白黑(即事而真之意),且依本觉下转之本有胎藏界十因之义也。(参见:五转)。不空取中因之义,故以地大为中央大日,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坚固不动,为诸法本源之体性,犹如大地之坚固不动,且为万物之中心,并为其体性本源故也。法界体性智之为诸法本源亦然。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亦然。黄色为不变色,故是亦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其次以空大为东方阿閦,是为发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发归本之菩提心,修万行,行行圆具,而无缺灭,犹如彼虚空之含容一切万物故也。其大圆镜智之含容万象亦然。其为东方者,以东方为万物之始,故与万行之起首相应。其为青色者,以青色含容五色(故谓之一切色),故与含容万行相应。次以风火为西方阿弥陀,是为涅槃之位。此以阿弥陀一译无量寿,无量寿为涅槃之德也,而其无量寿为风大之德,犹如世人之寿赖于风息也。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生信之功用,与风大之能杀能成二德相应。其在西方者,涅槃为万物之终归,故对于东方之万物起首而以之为西位也。其白色与无量光及慈水之白净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此为成菩提之位。以其万行成熟,开菩提之花,犹如火热之于草木也。故宝生佛在胎藏界称为开敷华王如来,又其平等性智亡说法之差别,犹如火之能烧尽物。其配于南方为赤色。不言可知。次以水大为北方不空成就(释迦),是为方便究竟之位。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业,其能应众生之机能除迷妄,犹如水之方圆随于器,且能洗尘垢也。又其成所作智成妙业之义亦然。其在北方者。印度之俗以北方为胜方,故究竟位与胜位相应。黑色是染色之至极,故与究竟位之至极相应。善无畏依东因之义,以地大为东方阿閦,为发心之位。此以修生之菩提心为因,生大悲之万行,犹如地为生万物之根本也。且其菩提心之坚固不动亦如地。故阿閦之记不动也。又其大圆镜智之任持一切诸法与地之能任持万物相应。其为东方者。以此为修生之起首也。其黄与菩提心之不变相应。次以水大为西方弥陀,为成菩提之位。此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及无量光之究竟圆明,犹如水之圆明也。又其妙观察智说法断疑之德,如水之能洗尘垢。其西方与行證之终极相应。白色与无量光相应。次以火大为南方宝生,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万行。犹如火热之能成熟物也。又其平等性智灭一切之妄差别而使为平等一如亦然。此义与上不空之义同。惟约果转因相违。次以风大为北方不空成就,为入涅槃之位。此以涅槃之寂灭万物,如风火之能破坏万物也(三灾中风灾尤强。破第三禅)。又成所作智之所作已辨,入于涅槃亦然。其北方与涅槃之高位相应。黑色与涅槃之幽然深妙相应。又佛日隐于涅槃之山。与十方闇黑相应。次以空大为中央大日,为方便究竟之位。以其圆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一切之功德,犹如虚空之含容一切万象也。又其法界体性智之周遍法界,广大无边亦然。其中位与周遍法界相应。青色与含容一切相应。
密教之五分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于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三标注。
(术语)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于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三标注。
五时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种种之不同。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种种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