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真一分满教
【三藏法数】
谓初心菩萨,但得不变,不得随缘,故名一分;于不变分中,双辩二空之理,故名为满。合而言之,故云真一分满教。(二空者,人空、法空也。)
真具分满教
【三藏法数】
谓菩萨由具随缘不变二分之义,显真实理,识如来藏,故云真具分满教。
三乘别教
【三藏法数】
谓如四谛缘起经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所共学。于中二乘未明法空,即是别相,故云三乘别教。
三乘通教
【三藏法数】
谓如般若、深密经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所共学,于中说诸法空,即是通相,故云三乘通教。
一乘分教
【三藏法数】
谓如梵网经等,菩萨不与二乘共学,名为一乘,于中未显法之周普,名为随分,故云一乘分教。
一乘满教
【三藏法数】
谓如华严经等,其中具明法界之理,圆融周普,故云一乘满教。
小教丈六金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始教千百亿化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终教丈六即真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次说大乘终极之理,会一切法咸归实性,二乘、阐提悉得成佛,机缘既熟,所见如来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体,故名终教丈六即真身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顿教丈六即法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圆教具足十身
【三藏法数】
谓如来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理,法法互融,尘尘无碍,统诸教差别之身,全法界平等之体。菩提、愿、智等身,无不具足,故名圆教具足十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无上醍醐为教相
【三藏法数】
圣人垂训之谓教,分别同异之谓相。此经纯圆极妙,异乎偏小诸教,喻如醍醐上味,不同乳酪生熟二酥,故名无上醍醐为教相也。
小教
【三藏法数】
此教以随机故,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唯论小乘,名为小教。(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三毒者,贪毒、瞋毒、痴毒也。)
始教
【三藏法数】
(亦名分教),此教未尽大乘法理,名之为始。不言定性声闻,无性阐提作佛,故亦名分。于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决择分明,是大乘之初,名为始教。(定性声闻者,其性决定不乐大乘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抑扬教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净名、思益等经,抑挫小果声闻,褒扬大乘菩萨,是名抑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