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43
典故
17
词典
865
佛典
505
其它
156
共1543,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教笞
教绩
教谏
教派
教书匠
教员
教卒
教区
中等教育
诱教不倦
原始宗教
悦教
中国教育会
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
《漢語大詞典》:
教笞
教训鞭笞。
《
史记·律书
》
:“故教笞不可废於家,刑罚不可捐於国,诛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分類:
教训
鞭笞
《分类字锦》:
教绩(教绩)
后汉书崔寔传:出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纴、练缊之具。以教之,民得免寒苦。
分类:
能政
《漢語大詞典》:
教谏(教諫)
教导与规劝。
《孔子家语·郊问》
:“卜之日,王亲立于泽宫以听誓命,受教諫之义也。” 宋
叶适
《黄君墓志铭》
:“遇后生有教諫,亦讽道宛转,不令失色词。”
分類:
教导
规劝
《國語辭典》:
教派
拼音:
jiào pài
宗教的派别。如:「各教派虽然教义有所不同,但劝人向善的目标却是相同的。」
分類:
教派
宗教
内部
派别
《國語辭典》:
教书匠(教書匠)
拼音:
jiāo shū jiàng
本指私塾中以教人读书为职业的人,旧时多由落第秀才充任。后用以讥讽见识不广、不知活用教学方法的教师。
分類:
教师
贬称
谑称
《國語辭典》:
教员(教員)
拼音:
jiào yuán
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分類:
教员
教师
学校
担任
任教
教学
人员
《漢語大詞典》:
教卒
受过训练的士兵。
《
管子·七法
》
:“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
吕氏春秋·简选
》
:“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
分類:
受过
训练
士兵
《漢語大詞典》:
教区(教區)
天主教内由主教管辖的教务行政区。基督教(新教)有些教会也用来作为教务行政区的名称。
分類:
天主教
主教
管辖
教务
行政
《國語辭典》:
中等教育
拼音:
zhōng děng jiào yù
广义而言,指所有介于初等与高等之间的教育,包括过去的初级中学、师范学校,现在的高级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等。狭义则专指在小学教育基础上,实施普通文化陶冶,奠定研究高深学术基础的教育。
分類:
基础
实施
中等
普通教育
和中
专业教育
《分类字锦》:
诱教不倦(诱教不倦)
曾巩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又可谓尽母道也。
分类:
母
《漢語大詞典》:
原始宗教
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原始宗教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他们还无法有效地制服自然界的时候在精神世界中的幻觉。”
分類:
原始
朴素
宗教
存在
不具
有成
成文
文历
历史
原始社会
《骈字类编》:
悦教(悦教)
干宝晋纪总论:乐其生而哀其死,悦其教而安其俗。
《漢語大詞典》:
中国教育会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
《中国白话报》
,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
分類:
资产阶级
文化
成立
上海
《國語辭典》:
因材施教
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让资质不同的学生适性发展。」
分類:
受教
教育
同情
采用
相应
容和
法施
施行
行教
《國語辭典》:
义务教育(義務教育)
拼音:
yì wù jiào yù
国民应受之教育。凡年满规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国家可强迫使其入学,其入学年龄及受教年限各国不同。台湾现制规定九年,即国民小学六年、国民中学三年。也称为「强迫教育」。
分類:
国家
家法
法律
规定
年龄
儿童
必须
年限
程度
普通教育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