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5,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耶稣教
贞教
驭教
喻教
黄庭教
高教
调教
逗教
内教坊
默教
牟尼教
三徙教
教案
教材
教程
《國語辭典》:耶稣教(耶穌教)  拼音:yē sū jiào
专指基督教的新派,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反抗罗马教皇公行贿赂,发卖赎罪券,后各地响应,于西元一五三○年建立新教,即为耶稣教。清朝中叶传入中国。
《國語辭典》:基督教  拼音:jī dū jiào
西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的宗教,初期流行于亚细亚西部,现遍及世界。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又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如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卫理会等。台湾地区统称新教。
《漢語大詞典》:贞教(貞教)
(1).谓以贞正之道教民。礼记·缁衣:“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己以説其上矣。’” 孔颖达 疏:“为君者当章明己志,为贞正之教,尊敬仁道,以子爱百姓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穆宗一:“非章志贞教之大儒一振起之,洗涤其居食衣履、嚬笑动止之故态,而欲格其心,未有胜焉者也。” 清 袁枚 《汪存朴先生传》:“若 汉 之 陈仲弓 、 王彦方 终身不仕,而儇子戾夫,闻风胥格,岂非以其章志贞教,抱殷勤之心哉!”
(2).贞正的教化。 清 曾纪泽 《刘公楚元八秩寿序》:“举孝忠以垂贞教, 竇禹钧 庭桂齐芳。”
《漢語大詞典》:驭教(馭教)
掌握教化。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公三让扬州表》:“古之驭教,当有道焉。”
分類:掌握教化
《漢語大詞典》:喻教
开导教育。《韩诗外传》卷三:“以其( 有苗氏 )不服, 禹 请伐之,而 舜 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
《漢語大詞典》:黄庭教
指道教。因《黄庭经》所说为道教的养真修炼之道。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國語辭典》:高教  拼音:gāo jiào
高等教育的简称。参见「高等教育」条。
分類:高等教育
《國語辭典》:调教(調教)  拼音:tiáo jiào
指导教育。如:「幼童如未经父母的细心调教,很多良好的习惯便无法养成。」
《漢語大詞典》:逗教
投教,阐扬教义。五灯会元·保宁勇禅师法嗣·宝积宗映禅师:“ 释迦 举令, 弥勒 分疏,观根逗教,更相回互。”
分類:阐扬教义
《漢語大詞典》:内教坊
唐 代设置于皇宫中掌女乐的官署名。旧唐书·职官志二:“内教坊。 武德 已来,置於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使。 则天 改为云韶府, 神龙 復为教坊。”
《漢語大詞典》:默教
指不用言语的教导。 明 高启 《咏隐逸·朱桃椎》:“瞪视虽不言,默教意已周。”
分類:言语教导
《漢語大詞典》:牟尼教
即摩尼教。 宋 陆游 《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淮南 谓之二禬子,两 浙 谓之牟尼教, 江 东谓之四果。”
分類:摩尼教
《漢語大詞典》:三徙教
指 孟 母为教育 孟子 而三迁之事。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参见“ 三迁 ”。
分類:教育孟子
《國語辭典》:三迁(三遷)  拼音:sān qiān
1.多次的迁徙。清。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辄三迁,踪迹无定所。」
2.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迁居的故事。参见「孟母择邻」条。后以此赞颂母亲的教养。宋。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3.官职的变更。《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
《國語辭典》:教案  拼音:jiào àn
1.特别指在满清末年时,外国教会欺压民众及民众反抗传教士所发生的各种案件。
2.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事先加以计划,以便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3.学校教室中,供教师用的桌子。
《國語辭典》:教材  拼音:jiào cái
教学上所使用的材料。
《國語辭典》:教程  拼音:jiào chéng
指专门学科的课程。或用作书名。如:「中国法制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