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5,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春教
友教
西教
显教
教帖
旧教
密教
教理
景教
拜教
抚教
遗教经
就教
梵教
小教
《骈字类编》:春教(春教)
诗陈师鞠旅疏古者春教振旅秋教治兵
《漢語大詞典》:友教
指不执师徒之礼,以朋友的身分教授。 明 归有光 《策问二十三道》:“昔者 孔子 与门人论学,其后七十子之徒,以此友教诸侯。”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史记 灭 明 南游至 江 ,居於 楚 ,友教士大夫。”
《漢語大詞典》:西教
(1).指佛教。 隋 王通 中说·周公:“或问佛子,曰圣人也。曰其教何如,曰西方之教也。” 元 洪希文 《赠梅峰僧》诗:“西教穷根源,剞劂精把玩。”
(2).指耶稣教。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五:“西教者, 大西洋 国十字架耶穌教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我虽然不是奉西教的,然而向来也不拜偶像。”
分類:佛教
《漢語大詞典》:显教(顯教)
能以语言文字阐明佛教教义的教派。与密教相对而言。天台、华严、净土诸宗属显教。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次一法轮者,即显教也,以 摩腾 为始祖焉。”
《漢語大詞典》:教帖
公侯、大臣的书面命令。《三国演义》第六七回:“ 张辽 将教帖与 李典 、 乐进 观之。”
《國語辭典》:旧教(舊教)  拼音:jiù jiào
1.旧有的训诲。《淮南子。泛论》:「循先袭业,据籍守旧教。」
2.天主教。以别于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所产生的基督教。
《漢語大詞典》:密教
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 唐 开元 年间由 善无畏 、 金刚智 等传入 中国 。自称受于法身佛 大日如来 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 中国 西藏 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 日本 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陁罗尼幢赞序》:“故诸法生於假名,非智无以调伏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漢語大詞典》:教理
指教化之理。隋书·经籍志一:“其旧録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亦指宗教的教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他不大看经,想来未必深通什么大乘教理。”
《國語辭典》:景教  拼音:jǐng jiào
天主教会内早期一派别,唐太宗时,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武宗时与佛教同时被禁,遂不振。也称为「奈斯托里(Nestorian)派」、「叙利亚东方教会」。
《國語辭典》:拜教  拼音:bài jiào
领受教诲。《国语。鲁语下》:「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
《漢語大詞典》:抚教(撫教)
抚育教养。史记·五帝本纪:“取地之材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隋书·司马德戡传:“ 德戡 幼孤,以屠豕自给。有桑门 释粲 ,通 德戡 母 和氏 ,遂抚教之,因解书计。” 清 姚鼐 《章母黄太恭人墓志铭》:“又能上尽奉养以及舅姑之终,下抚教稚弱以至於壮。”
分類:抚育教养
《国语辞典》:遗教经(遗教经)  拼音:yí jiào jīng
佛教典籍。佛垂般涅槃教诫经的别称。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内容记载释尊入灭前对弟子最后说法的情形。该典籍在中国和日本颇为普及,并有许多不同的注本。也称为「佛临涅槃略诫经」、「佛遗教经」。
《國語辭典》:就教  拼音:jiù jiào
前往他人处受学。唐。李庾 两都赋:「左立太学,前惇广文,膳丰中厨,就教九年,稽以博士,总之成均。」《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一手好手艺,又会写作,又会刺绣,那些大户女眷,也有请他家里来教的,也有到他庵里就教的。」
《高级汉语词典》:梵教  拼音:fàn jiào
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漢語大詞典》:小教
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简称。《人民日报》1984.9.9:“ 河南省 政府决定,解决家属仍在农村的中教五级、小教三级的家属‘农转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