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5,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界外事教
界外理教
迦留陀夷教化
迦旃延教化
信教自由
后教涅槃经
相空教
相始教
施食仪起教缘由
祅教
政教一致
红教
耆那教
高贵四德之教
佛类词典(续上)
界外教界外事教
界外理教
迦留陀夷教化
迦旃延教化
信教自由
后教涅槃经
相空教
相始教
施食仪起教缘由
祅教
政教一致
红教
耆那教
高贵四德之教
界外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界外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要分别一切事物以方便悟理,谓之界外事教。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要分别一切事物以方便悟理,谓之界外事教。
界外理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迦留陀夷教化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得阿罗汉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于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家清净。作是念后,入舍卫国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道而妇不得,妇得道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数。更度一家以满千家遂被枉杀。见十诵律十七。
(故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得阿罗汉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于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家清净。作是念后,入舍卫国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道而妇不得,妇得道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数。更度一家以满千家遂被枉杀。见十诵律十七。
迦旃延教化
【佛学大辞典】
(杂语)教贫困老母使卖贫得生天果,见贤愚经五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诸经要集六,经律异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处恶生王国为国王解八梦,使发正信。见杂宝藏经九。
(杂语)教贫困老母使卖贫得生天果,见贤愚经五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诸经要集六,经律异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处恶生王国为国王解八梦,使发正信。见杂宝藏经九。
信教自由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人民信奉何教。悉听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强制之也。
(杂语)人民信奉何教。悉听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强制之也。
后教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涅槃经为佛一代中最后之教法,故冠以后教二字。
(经名)涅槃经为佛一代中最后之教法,故冠以后教二字。
相空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浅教也。(参见:三教)
【佛学常见辞汇】
南山所立三教之一。
(术语)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浅教也。(参见:三教)
【佛学常见辞汇】
南山所立三教之一。
三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为三也。
【佛学常见辞汇】
1。佛教、道教、儒教。2。指南山三教,即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说诸法性空无我的道理的,名性空教,此摄一切小乘教;说诸法本相是空,惟众生妄见为有的,名相空教,此摄一切大乘浅教;说诸法外尘本无,实际上唯有识的,名唯识圆教,此摄一切大乘深教。以上三教,是律宗所判的教相。3。指天台三教,即顿教、渐教、不定教。(参见:天台三教)4。三时教的简称。(参见:三时教)
(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为三也。
【佛学常见辞汇】
1。佛教、道教、儒教。2。指南山三教,即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说诸法性空无我的道理的,名性空教,此摄一切小乘教;说诸法本相是空,惟众生妄见为有的,名相空教,此摄一切大乘浅教;说诸法外尘本无,实际上唯有识的,名唯识圆教,此摄一切大乘深教。以上三教,是律宗所判的教相。3。指天台三教,即顿教、渐教、不定教。(参见:天台三教)4。三时教的简称。(参见:三时教)
相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始教中广说诸法之性相,而不言一切皆成佛之教也。如唯识论。空始教之对。(参见:空始教)
(术语)大乘始教中广说诸法之性相,而不言一切皆成佛之教也。如唯识论。空始教之对。(参见:空始教)
空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所立五教中第二为大乘始教,此始教,分空始教,相始教之二,诠般若三论等诸法皆空之理者为空始教。建立深密瑜伽等诸法者为相始教。俱为大乘之初门,故谓为始教。起信论义记上曰:「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部是也。二、真空无相宗,即般若等经,中观等论所说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所说是也。四、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此中第二为空始教,第三为相始教也。
(术语)华严宗所立五教中第二为大乘始教,此始教,分空始教,相始教之二,诠般若三论等诸法皆空之理者为空始教。建立深密瑜伽等诸法者为相始教。俱为大乘之初门,故谓为始教。起信论义记上曰:「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部是也。二、真空无相宗,即般若等经,中观等论所说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所说是也。四、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此中第二为空始教,第三为相始教也。
施食仪起教缘由
【佛学大辞典】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之异名。
(经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之异名。
祅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参见:大秦寺)
(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参见:大秦寺)
大秦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号波斯寺。」
(寺名)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号波斯寺。」
政教一致
【佛学大辞典】
(杂名)混合政治与宗教由宗教的立脚地而号令天下也。
(杂名)混合政治与宗教由宗教的立脚地而号令天下也。
红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Shama%r,喇嘛旧教之僧,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于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历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伞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为印度之有名学者。于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禀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迹甚多。巴师之周行全国也,名为征服幽鬼。一日有鬼顽相抵,欲压氏于山峡,师飞腾得免。又有鬼自雪中掷兵器如雨,自称降魔杵。氏融解积雪为水,鬼遂投水中。师因令水沸腾,鬼骨肉糜烂。又投降魔杵刺幽鬼之目,鬼始出水,仅存生命。又一日,有妖物大为师苦,化白色犛牛来触。师飘然登天,犛牛忽结其鼻颈与脚而不动,顿变缠白绢之美少年。再三申告,始留其生命。巴师遍巡国中,显大自在力,其周围骤集无数弟子请训。巴师以排斥幽鬼派,专事剿灭,未免过激。故用术令其感化,使彼衔恩于我,皈依佛教。其在西藏仅二年,整理喇嘛僧之秩序。有弟子二十五人。创设多数寺院。至此功成名遂,更向他国而去。其送别时,忽虹霓光起,遍照十方。自极乐空中飞车来迎,师徐乘而去。群众放声而泣。由是喇嘛教基础强固,学生负笈而游学西藏者日众。至印度书悉为翻译梵语及西藏语。出版字典,亦复不少。」
(流派)Shama%r,喇嘛旧教之僧,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于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历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伞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为印度之有名学者。于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禀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迹甚多。巴师之周行全国也,名为征服幽鬼。一日有鬼顽相抵,欲压氏于山峡,师飞腾得免。又有鬼自雪中掷兵器如雨,自称降魔杵。氏融解积雪为水,鬼遂投水中。师因令水沸腾,鬼骨肉糜烂。又投降魔杵刺幽鬼之目,鬼始出水,仅存生命。又一日,有妖物大为师苦,化白色犛牛来触。师飘然登天,犛牛忽结其鼻颈与脚而不动,顿变缠白绢之美少年。再三申告,始留其生命。巴师遍巡国中,显大自在力,其周围骤集无数弟子请训。巴师以排斥幽鬼派,专事剿灭,未免过激。故用术令其感化,使彼衔恩于我,皈依佛教。其在西藏仅二年,整理喇嘛僧之秩序。有弟子二十五人。创设多数寺院。至此功成名遂,更向他国而去。其送别时,忽虹霓光起,遍照十方。自极乐空中飞车来迎,师徐乘而去。群众放声而泣。由是喇嘛教基础强固,学生负笈而游学西藏者日众。至印度书悉为翻译梵语及西藏语。出版字典,亦复不少。」
耆那教
【佛学大辞典】
(流派)教派名。起于印度。与释迦牟尼同时。或云为佛教之支派。耆那者,胜者之意。能起脱一切世苦之谓也。教祖大勇,为中印度刹帝利族。八岁出家。四十岁而为胜者。其教派颇有势力于印度。
(流派)教派名。起于印度。与释迦牟尼同时。或云为佛教之支派。耆那者,胜者之意。能起脱一切世苦之谓也。教祖大勇,为中印度刹帝利族。八岁出家。四十岁而为胜者。其教派颇有势力于印度。
高贵四德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高贵德王菩萨为涅槃经之对告众,佛对之说常乐我净四德之妙理。涅槃经二十一至二十六为高贵德王品。
(术语)高贵德王菩萨为涅槃经之对告众,佛对之说常乐我净四德之妙理。涅槃经二十一至二十六为高贵德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