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43
典故
17
词典
865
佛典
505
其它
156
共1543,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听教
圆教
教旨
内教
教告
教诏
成教
胎教
新教
教言
教典
教唆
率教
治教
富教
《漢語大詞典》:
听教(聽教)
听受教言。
《三国演义》
第四六回:“ 肃 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分類:
听受
受教
教言
《國語辭典》:
圆教(圓教)
拼音:
yuán jiào
中国佛教宗派将经典教法批判分类,而以本派所宗的经典教法为最圆满究竟的教法,谓之圆教。但各派思想不同,所认为的圆教也各异,如天台宗以法华经和大般涅槃经为圆教,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圆教,道宣以唯识思想为圆教。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分類:
佛教
天台宗
华严宗
贯通
《漢語大詞典》:
教旨
(1).上对下的告谕。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
:“﹝ 庞公 ﹞寻授 开封府 判官, 尚美人 方有宠,遣宦者称教旨,免工人市繇。公上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敢称教旨干挠府政者。’”
(2).教皇的旨意。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林林之民,咸致同情于不平者,凡有能阻泥教旨,抗拒法皇,无问是非,輒与赞和。”
分類:
教旨
上对
教皇
旨意
告谕
《國語辭典》:
内教(內教)
拼音:
nèi jiào
1.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晋书。卷四○。杨骏传》:「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内教也。」也作「内训」。
2.在皇城内教练武技,校阅士兵。《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帝初置内教法,旬一御便殿阅武。」
3.佛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
4.道家、佛家自称其经文。
5.熟识某种技艺、行业的人。也作「内行」。
分類:
犹女
佛教
皇城
女教
城内
封建
教习
校阅
士兵
妇女
教育
《漢語大詞典》:
教告
犹教导;教诲。
《
书·多方
》
:“我惟时其教告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中:“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诚使昏闇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
分類:
教导
教诲
《漢語大詞典》:
教诏(教詔)
教诲;教训。
《
战国策·燕策一
》
:“ 齐 赵 ,强国也,今主君幸教詔之,合从以安 燕 ,敬以国从。”
《
吕氏春秋·审分
》
:“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詔,而好自以。” 宋
秦观
《辞史官表》
:“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充厥职。” 明 张一桂 稚圭甫
《重刻〈颜氏家训〉序》
:“意其家庭之所教詔,父子之所告语,必有至训焉,而今不及闻矣。”
分類:
教诲
教训
《分类字锦》:
成教
礼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分类:
成教
作乐
《國語辭典》:
胎教
拼音:
tāi jiào
在婴儿未出生以前,孕妇谨言慎行,心情愉悦,给胎儿良好的影响。《大戴礼记。保傅》:「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韩诗外传》卷九:「吾怀妊是子,席不止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分類:
孕妇
谨言慎行
心情舒畅
胎儿
良好
影响
《國語辭典》:
新教
拼音:
xīn jiào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因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而分裂出来的基督教各教派的统称。
分類:
新教
基督教
一派
世纪
欧洲
宗教改革
动中
脱离
天主教
产生
各个
宗派
《漢語大詞典》:
教言
教诲的话。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
:“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復自爱莫为非。”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
:“ 耿子健 归,承教言足矣,乃有许多物,不大为寒士费乎!” 徐特立
《延安新教育学会致函陶行知先生》
:“本会成立不久,一切都在草创与摸索之中,尚祈时赐教言为幸。”
分類:
教言
教诲
《漢語大詞典》:
教典
(1).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
《
周礼·天官·大宰
》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郑玄 注:“教典,司徒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2).犹教义,教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其他的
《
周书
》
差不多每篇都有上帝,每篇都是神道设教的教典;而独于
《秦誓》
这一篇没有一点儿气味沾到天上来。”
(3).指佛经。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艺三·南来诗
》
:“师贯穿教典,尤以诗名。”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
:“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分類:
教典
周官
佛经
教义
太宰
六典
教条
教育
法规
《國語辭典》:
教唆
拼音:
jiào suō
指使他人作不正当的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当初韩信是你教唆他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包龙图道:『莫非是你包揽官司,教唆他的?』」
分類:
教唆
怂恿
指使
坏事
《漢語大詞典》:
率教
(1).实行教化。 晋
挚虞
《典校五礼表》
:“夫革命以垂统,帝王之美事也;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
(2).遵从教导。
《
新唐书·卓行传·阳城
》
:“沉酗不率教者皆罢。” 宋
苏轼
《南安军学记》
:“其不率教者,甚者则挞之,小则书以记之。”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学界书》
:“盖虚心率教,不患程度之低。”
分類:
实行
遵从
行教
从教
教化
教导
《漢語大詞典》:
治教
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唐
武元衡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诗:“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
:“ 宋 德隆盛,治教休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经》
:“当时治教熙洽,可以比隆三代。”
分類:
治教
政教
政事
教化
《漢語大詞典》:
富教
《
论语·子路
》
:“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南朝 宋 谢灵运
《种桑诗》
:“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
《陈书·世祖纪》
:“朕哀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饥,方存富教。”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至东三省中, 吉林 五方杂处,风气偷弱,山中 金 匪不下十餘万,固宜设官分汛,力图富教,常以游兵驱剿,渐清 金 匪之源。”
分類:
民和
教民
人民
富裕
教育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