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28
词典
109
分类词汇
318
佛典
1
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教典
礼训
富教
保氏
身教
本教
监学
阿保
女学
教诱
意教
儒训
学务
保阿
内训
《漢語大詞典》:
教典
(1).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
《
周礼·天官·大宰
》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郑玄 注:“教典,司徒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2).犹教义,教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其他的
《
周书
》
差不多每篇都有上帝,每篇都是神道设教的教典;而独于
《秦誓》
这一篇没有一点儿气味沾到天上来。”
(3).指佛经。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艺三·南来诗
》
:“师贯穿教典,尤以诗名。”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
:“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分類:
教典
周官
佛经
教义
太宰
六典
教条
教育
法规
《漢語大詞典》:
礼训(禮訓)
有关礼仪的教育训导。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年始志学,家门礼训,皆折衷於公。”
《
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
》
:“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分類:
礼仪
教育
训导
《漢語大詞典》:
富教
《
论语·子路
》
:“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南朝 宋 谢灵运
《种桑诗》
:“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
《陈书·世祖纪》
:“朕哀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饥,方存富教。”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至东三省中, 吉林 五方杂处,风气偷弱,山中 金 匪不下十餘万,固宜设官分汛,力图富教,常以游兵驱剿,渐清 金 匪之源。”
分類:
民和
教民
人民
富裕
教育
《漢語大詞典》:
保氏
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
《
周礼·地官·保氏
》
:“保氏掌諫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郑玄 注:“諫者,以礼义正之。
《文王世子》
曰:‘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练字
》
:“
《
周礼
》
保氏掌教六书。” 清 昭槤
《
啸亭续录·谙达
》
:“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諳达’,体制稍杀於师傅,盖古保氏之责。”
分類:
职掌
礼义
匡正
君王
教育
贵族子弟
官员
《國語辭典》:
身教
拼音:
shēn jiào
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榜样。如:「言教不如身教。」
分類:
自身
教育
《漢語大詞典》:
本教
(1).谓农事。
《
韩非子·亡徵
》
:“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简本教,谓废农事也。”
(2).根本性的教育。
《
吕氏春秋·孝行
》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教,而事之纪也。”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 吐蕃 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分類:
本教
根本
藏族
农事
族地
地区
固有
教育
宗教
崇奉
鬼神
神和
自然物
《漢語大詞典》:
监学(監學)
清 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 宣统 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 郭沫若
《我的童年》
第三篇七:“﹝ 秦公 ﹞来函以监学相委,以为整理本校非鄙人之力不能。”
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
宋史·职官志五
》
:“﹝ 建炎 ﹞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録。参用 元祐 、 绍圣 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 元
虞集
《请吴先生书》
:“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係乎监学者匪轻。”
分類:
国子监
中等
封建
上学
学堂
设立
教育
管理
学官
机关
高学
学府
《國語辭典》:
阿保
拼音:
ē bǎo
1.保护抚养。《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2.保姆。《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3.近臣。汉。荀悦〈阿保乳母论〉:「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
分類:
阿保
保护
护养
教育
养育
抚养
贵族
族子
子女
妇女
《國語辭典》:
女学(女學)
拼音:
nǚ xué
1.书名。清蓝鼎元编,共六卷。博采经传格言,旁及史传,以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四项内容教导妇女。
2.女子学校。唐。杜光庭《录异记。卷六。洞》:「长安富平县北定陵通关乡入谷三十馀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
分類:
女学
女子
子学
学校
妇德
教育
妇言
妇功
妇女
《國語辭典》:
妇学(婦學)
拼音:
fù xué
古代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及职事,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唐。贾公彦。疏:「掌妇学之法者,谓妇人所学之法,即妇德已下是也。」
分類:
妇女
教育
《漢語大詞典》:
教诱(教誘)
教育诱导。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
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
:“ 王烈 器业过人……善於教诱。”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
:“古者,耆年道艺之士,尊则为三老五更,以为王侯之师;下不失为閭胥族师,以教诱化诲其乡人。”
分類:
教育
诱导
《漢語大詞典》:
意教
谓相示以意进行教育。 明 钱德洪
《〈阳明先生文录〉序》
:“古之立教有三:有意教,有政教,有言教。太上之世,民涵真性,嗜慾未涉。圣人者,特相示以意已矣。若 伏羲 陈奇偶以指象是也。而民遂各以意会不逆於心,羣物以游,熙如也。是之谓意教。”
分類:
行教
教育
《漢語大詞典》:
儒训(儒訓)
谓儒学教育。
《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
》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
梁书·儒林传序
》
:“ 汉氏 承 秦 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
:“自 高祖 初立 关中 ,便修太学,并为功臣宗室子弟别立小学,建黌舍,大加儒训,增置生徒。”
分類:
儒学
教育
《國語辭典》:
学务(學務)
拼音:
xué wù
1.有关教育方面的事务。
2.学生事务的简称。
分類:
教育
事务
《漢語大詞典》:
保阿
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女的妇女。
《
汉书·李寻传
》
:“唯陛下执乾刚之德,彊志守度,毋听女謁邪臣之态。诸保阿乳母甘言悲辞之託,断而勿听。”
《
后汉书·皇后纪序
》
:“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 李贤 注引
《
列女传
》
:“ 孝公 使駟马立车载姬。姬泣曰:‘妾闻妃下堂,必从傅母保阿,进退则鸣玉佩环;今立车无軿,非敢受命。’”参见“ 保母 ”。
分類:
抚养
教育
贵族
族子
子女
妇女
《國語辭典》:
保母
拼音:
bǎo mǔ
1.古时宫廷中,抚育王室子弟的女师。《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也作「保姆」、「褓姆」。
2.替人保育子女的妇人。汉。
枚乘
七发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也作「保姆」、「媬姆」、「褓母」、「褓姆」。
分類:
保母
现代
现
宫廷
受雇
贵族
为人
照管
负责
儿童
抚养
从事
养子女
事家
家务
劳动
妇女
《國語辭典》:
内训(內訓)
拼音:
nèi xùn
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也作「内教」。
分類:
妇女
训诫
教育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