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1
词典
1
分类词汇
14
佛典
6
分类词汇
教法
妙门
禅学
佛理
言数
空法
偏圆
禅说
九带
佛画
二葛
究竟说
自然神论
法界宗
《國語辭典》:
教法
拼音:
jiào fǎ
教学的方法。如:「新式教育应讲究教材与教法。」
分類:
教法
教育
教义
教理
法典
法规
《漢語大詞典》:
妙门(妙門)
(1).佛、道教指领悟精微教理的门径。语出
《
老子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华严经》
卷二:“普应羣情阐妙门,令入难思清浄法。”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
:“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幽则妙门难见,显则正路易遵。”
(2).指佛门、道门。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
:“虽大道无为,济物归於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於希声。”
分類:
佛门
道教
道门
领悟
精微
教理
门径
《國語辭典》:
禅学(禪學)
拼音:
chán xué
佛教禅宗的教理。如:「他近年来精修禅学,颇有心得。」
分類:
佛教
禅宗
教理
《漢語大詞典》:
佛理
佛教的教理。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
分類:
佛理
佛教
教理
《漢語大詞典》:
言数(言數)
(1).言语表达的教理。 南朝 梁 慧皎
《
高僧传·义解六·僧肇
》
:“经曰:‘真解脱者,离於言数,寂灭永安,无终无始。’”
(2).字数。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
序:“凡为 韶州 所用者置不取,其声律言数如之。”
分類:
言数
字数
表达
教理
《漢語大詞典》:
空法
(1).佛教语。谓显示一切皆空的教理。多见于般若经部。
《
中论·观行品
》
:“大圣説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復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2).佛教语。谓小乘涅槃。即灰身灭智的自了境界。
《法华经·譬喻品》
:“我悉除邪见,於空法得证。”
分類:
佛教语
显示
小乘
教理
境界
《漢語大詞典》:
偏圆(偏圓)
佛家语。判别教理胜劣之称。偏谓偏失,圆谓圆满。 宋
沈辽
《奉送明雅师》
诗:“顶上终不巢乌鳶,亦不教观谈偏圆。”
分類:
佛家
佛家语
家语
判别
教理
《漢語大詞典》:
禅说(禪説)
犹禅学。谓禅宗教理。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三》
:“
《
西清诗话
》
云:‘ 元丰 中, 王文公 在 金陵 , 东坡 自 黄 北迁,日与公游,尽论古昔文字,闲即俱味禪説。’”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
:“至 唐 宋 间,禪説胜而经典稍左次矣。”
分類:
禅宗
宗教
教理
《漢語大詞典》:
九带(九帶)
佛教禅宗汇编的九种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带、佛法藏带、理贯带、事贯带、理事纵横带、屈曲垂带、妙叶兼带、金针双销带和平怀常实带。见
《浮山远录》
。 宋
黄庭坚
《赠隐清寺正禅师》
诗:“擗开 华岳 三峯手,参得 浮山 九带禪。”
分類:
佛教
禅宗
汇编
九种
种教
教理
佛法
法藏
理事
纵横
屈曲
带和
和平
《漢語大詞典》:
佛画(佛畫)
古代一种绘画艺术。内容为宣扬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迹。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在 唐 ,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
分類:
绘画
画艺
艺术
宣扬
佛教
教理
事迹
《漢語大詞典》:
二葛
指 三国 方士 葛玄 及其从孙、 东晋 道士和道教理论家 葛洪 。
分類:
方士
道士
道教
教理
理论家
《漢語大詞典》:
究竟说(究竟説)
佛教语。指圆满透彻的教理。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
》
:“夫大乘教者,佛法之中究竟説也。”
分類:
佛教语
圆满
透彻
教理
《国语辞典》:
自然神论(自然神论)
拼音:
zì rán shén lùn
一种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宗教理论。十六世纪中叶时出现于英国,它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神,但否认奇迹,以及一切超自然的启示。
分类:
理性
基础
宗教
教理
理论
《漢語大詞典》:
法界宗
佛教宗派名。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为其主要教理。此宗是 唐 贤首 ( 法藏 )大师开创,其所依据经典为
《华严经》
,所以又称为贤首宗或华严宗。
分類:
佛教
教宗
宗派
发挥
缘起
旨趣
教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